以笔为剑,不求骋驰官场,但愿为民做主,撑开一片青天
没多久,听说那女人捡了一个乞丐,我们几个在私塾里笑谈
先生一进门听到,大怒[哪个不是人生父母养的,
因为有所求而不满,乞之,乃人之本性;而那]
先生顿了顿[那善人愿意收容乞丐,乃仁义,此乃人兽之别!]
那天,我们抄写了一百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那天回到家中,坐在桌上吃饭,碗筷相撞,铛铛之声不绝
大娘笑问[是不是在学堂做了坏事,被先生责罚]
我把私塾发生的事讲了一遍,桌上安静了一会,
大家才沉静的开始吃饭
大娘问[要不要请王婆再去一趟?!]
爹爹不知在想什么,大娘问了两次,才回神,答道[不用了]
没多久,那传出那乞丐在君真人的照顾之下,突然一表人才,
不久之后,听说君真人想要常驻小村子里,大伙又一起出动去帮着盖屋子
我照样每天私塾去见夫子,夫子最近教治国论,
很是枯燥乏味今天,夫子看我们懒懒的样子,
要我们抄写十次”思其艰以图其易,言有物而行有恒”
夫子站在窗边,手指抚着系在腰旁的一个竹筒,
那竹筒我认得,是那女人刚搬来小村没多久,
有天大雨滂沱,她带着小娃娃,在私塾的屋檐下避雨,先生借了她一把伞,
隔天放晴了,那女人带着伞,还有一小壶竹筒装的酒,
说才来,家中还没有陶盆土罐,先就着竹筒;
竹筒就是村外山中的青竹,一节含头尾,外面的青竹,
不知用什么削去了一些,层层叠叠,隐隐看着,竟似山水
先生那时不懂怎么打开,那女人拿着竹筒,
在上端轻轻一扭,那上头的竹节竟然是盖子样
先生十分喜爱,一谢又谢
没多久,就看到先生或装水,或装茶,穿上了细细的线,总随身带着
才过完年,那女人就走了,留下了酒馆,继续酿酒的运作
村子里的人都站在村口,目送马车远去,大家散了之后,
我为了捡个地上的小石头,眼角却看到先生还站在原地
那年,我十二岁;
苦读了好几年,先生的私塾,最后只剩我一人与小狗子,
小狗子喜欢带村里的小孩玩小兵兵,先生教他行军诡策,
我已经忘了要当青天的心愿,沉迷于诗词古文字行之间,先生教我评论解析
后来,我两一同入京,小狗子进了兵营,我也考取了功名,
分派到了皇宫里,收整文物书籍的翰林院,
里面涵盖了前王的批卷,民间收寻的野史,古籍,散乱的史册等
中间回了家一趟,村里的人都很高兴,先生也是,
我看到那管竹筒,仍然系在先生的腰旁,可是原本青白的竹身,
已经略略泛黄
先生的头发,跟爹爹的一样,也白了
回到皇宫,有天,在翰林院里整理书籍,翻出了一本有趣的书,
外面包着女戒的皮,里面却是千慕雪写的亲亲小爹,
千慕雪呵是个特异的写书人,写常人之不敢写,
又不知从哪找了一位绘画大家,画那一幅幅的活色生香当作封面
在就着余晖翻阅的时候,书中飘下了一张泛黄的纸,
我弯腰拾起,纸上浓淡的墨色,勾勒出一个带笑的女子,斜靠椅上,手拿书卷,
双眼笑意盈盈如春水
左下题书:
凉亭立园中,曾记锦绣良夕,一枕凝香残梦,似行云无迹
宫墙高耸似囚笼,何处问消息,还是一年春暮,倚东风独立。
龙飞凤舞,墨深透纸,笔法的起收提顿,都是那么熟悉,,
虽然没有属名,但我在归类了众多圣旨批卷,自然认的出来的
这是退位让贤的前王所写
这该怎么归类呢?!
想起之前,送了本史册到御书房,书房里摆设简单,
窗旁的墙上,挂了一张浅浅的泼墨画,
画里竹叶纷飞,一男子拂琴,旁边站着一个女子,纤指细点
怎么这两女子,眉眼如此相似?!
不知怎地,总给我一种熟悉的感受
打开那本亲亲小爹,就让这幅画,静待有缘人吧
我把画夹回书中,套上’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