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想到的就是自己和倭寇幕府第三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签订的协议。</p>
同时,这个时候,倭寇在朝鲜还有五万人马。</p>
这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p>
多尔衮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手中的这十五万人马根本就不可能是明国人的对手,所以他想要充实自身实力。</p>
既然已经和倭寇签订了协议,虽然说这个协议有点卖国,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p>
重要的是击败明国人,重新打回盛京,夺回本应该属于自己的一切。</p>
而倭寇对朝鲜早就垂涎三尺,在万历朝,倭寇就曾入侵过朝鲜,多尔衮相信,如果倭寇和自己联手能够打败明国,自己夺回辽东之地,而朝鲜归倭寇所有的话,倭寇肯定是非常乐意合作的。</p>
多尔衮认为,现在对于倭寇和自己来说,合作就是双赢的局面。</p>
想到这里,多尔衮已经忍耐不住了,他迫不及待的前去拜见了保科正之。</p>
保科正之就是德川家光亲封的东征大将军,是倭寇在朝鲜需要驻兵的最高统帅。</p>
保科正之江户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三子,幼名幸松。</p>
而现在江户幕府的掌权者德川家光正是保科正之的同父异母的哥哥。</p>
保科正之是德川家光最信任的人。</p>
历史上,1651年,德川家光临死之际,把保科正之唤到枕边,将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托付给他。</p>
相当于是德川家光的托孤大臣,由此可见,保科正之在江户幕府的地位。</p>
而同样,保科正之对于德川家光也是非常的忠诚。</p>
历史上,德川家光托孤之后,保科正之感念德川家光的重视之恩。</p>
在1668年时写下了「会津家训十五个条」,其中载明「会津藩是为了守护将军家而存在,如有藩主背叛则家臣不可跟随」。</p>
后来的藩主与藩士们都遵守这些条规,一直到幕末的藩主松平容保也持续遵守这项遗训,因此后来幕末时会津藩成为佐幕派的中心。</p>
而此时的保科正之只有三十五岁,正值壮年时期,野心勃勃。</p>
江户幕府和多尔衮之间的协议,可以说是保科正之一手促成的,保科正之认为,这对于整个东瀛来说,是一个占有朝鲜乃至大陆之地的绝佳机会。</p>
而且,就算失败了,对于他们江户幕府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p>
倭寇从来都是有一个梦想的,那就是得到一块大陆作为他们大和民族生存的地方。</p>
而倭寇从来也没有放弃这个梦想,一直追梦的路上。</p>
现在有这么一个绝佳的机会。德川家光也不想失去,所以便同意了保科正之的建议。</p>
同时,任命保科正之为东征大将军,率领江户幕府五万人马驻兵朝鲜,等待机会。</p>
所以,在多尔衮感觉机会来临的时候,他第一个就想到了保科正之。</p>
多尔衮怀着激动与紧张的心情,踏进了保科正之的府邸。</p>
他深知,此次会面将决定他能否实现夺回辽东、重振大清的梦想。</p>
在保科正之的府邸的门口,多尔衮被士兵们拦了下来。</p>
对于自己被拦下来,多尔衮并没有生气,因为他知道现在是自己有求于保科正之,还是低调一点为好。</p>
随后,多尔衮向着自己的护卫使了一个眼色。</p>
侍卫马上会意,随后从怀里掏出了一锭银子,交给了守卫。</p>
随行的通译也是恰到好处的开口尊敬的说道。</p>
“唠叨通报一下,大清国睿亲王前来会见东征大将军,有重要事情需要相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