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小院正在商议天下大计的时候,另一撮人也聚集在一起。 洛邑,一处隐秘的所在,众多姬氏诸侯聚集在一起。 天下诸侯分为五服。 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为甸服、侯服。 紧邻侯服的地方叫宾服,是未经周王朝军事征服但却完全臣服于周天子的地方,该地诸侯一般都获得了周天子的封爵。 蛮夷所在之地是要服,戎翟所在之地是荒服,这两个地方的方国时降时叛。 按《周礼》规定,甸服的诸侯要向天子的父、祖进献祭品,每日一次。 侯服的诸侯要向天子的曾祖、高祖进献祭品,每月一次。 宾服的诸侯要向天子的远祖进献祭品,每季一次。 要服的诸侯要定期进献贡物,每年一次。 荒服的诸侯要来朝见天子,一生只需要一次。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的制度,实际上因为路程等因素的限制,并没有严格执行。 随着周天子权威的衰落,诸侯几十年上百年不朝贡、献祭已经是常态。 但随着天神降临,天子再次拥有无上权威,很多荒废的东西都被捡了起来。 就比如这个“五服”。 诸侯们既是忙着向天子表忠心,又是借此机会商议应对策略。 秋月飘雪,而且是鹅毛大雪。 这种事,大周立国五百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只能抱团取暖。 而说到当今天下势力最大的群体,除了姬氏诸侯,还能有谁? “你们囤了多少粮食?” “不多不多,也就刚过一千万斤。如果都卖掉,能进账数万万姜钱。” 说话之人一脸自得。 这么多姜钱、姜圆,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 “才一千万斤,还不够你们国家自己人吃马嚼的吧?” “就是,你总不能全都卖掉,一粒都不留吧?” 那国君得意洋洋的说道:“我们国小人寡,拢共也就十多万百姓。” “什么?十万百姓,你竟然征了千万斤粮。” 平均下来,一人征一百斤粮食。 听起来不多。 可实际上,粮税征收过程中损耗极大。 官员胥吏的俸禄,牛马的嚼吃,车驾的损耗,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贪墨等等。 实际上征收的赋税是三倍,甚至五倍。 那国君摆了摆手,“我不过是见机得快,提前购买了一些粮食囤着,没想到囤对了,哈哈哈。” 其他人或是沉默,或者恭喜,又或者满脸平淡。 在场姬姓诸侯中,屯粮千万的比比皆是。 但很多大国人口众多,这些粮食都得囤着,以应对日常所需。 谁也不知道今年的雪会下成什么样。 谁也不知道这场雪会下多久。 更没人知道明年春天到底有没有春天。 真正卖粮食,而且肆无忌惮卖粮食的,都是些小国,或者中等国家。 看着一群小国在那炫耀,很多人心中不忿。 他们要么是没有囤积多少粮食,要么是囤积的粮食不够。 “对了,我有一个主意!” 无论什么时候,男人堆里总能出现一个点子王。 点子王说话的那一瞬间,他就成了现场的焦点。 “放眼全天下,掌握大量粮食的,除了我们姬姓诸侯,还有谁?” “眼下,我们一盘散沙,毫无组织可言,粮价尚且飙升到三十姜钱,五十姜钱。” “如果我等团结一心,继续抬高价格,是不是能涨到一百姜钱?甚至两百姜钱?” “眼下已经秋收,粮食归仓,下一季粮食得等到开春,即便种下也得半年后才能收获。” “所以,我们有大半年时间。” “我们可以等!反正粮食放在仓库里不会丢,也不会坏,但是那些饥民能等吗?” “他们一顿不吃,心里就饿得慌,三天不吃,就没力气,七天不吃就得饿死。” “到那时,别说百钱,就是千钱万钱,他们也得给!” 嘶…… 屋中全是吸气的声音。 没错! 是这个道理。 乱世,粮食才是王道。 虽然现在的粮价非常诱人,但囤粮一方谁不希望再高一点呢? “对啊,手中粮食翻一倍,赚钱翻一倍,可粮价翻一倍的话,也一样赚钱翻一倍。” “我们想把手里的粮食翻一倍很难,但是粮价翻一倍再简单不过。” “只要咱们姬姓诸侯团结一心,完全可以把粮价炒上去。” “不怕他姜国不就范。” “所有的粮食都掌握在咱们手中,他们不买也得买。” 一时间,姬姓诸侯都双眼赤红,贪欲炽烈。 大周立国五百年,姬姓诸侯繁衍不知多少代了,彼此之间根本没有多少亲情可言。 甚至还有大大小小的利益冲突,同室操戈。 可今天,所有的姬姓诸侯都成了利益共同体。 他们手中都掌握着大量的粮食。 国君享有天然的征税权,可以无偿掠夺百姓的粮食。 那些四处收粮买粮的粮商,充其量也就是散户,和国君根本没得比。 以前,粮食价格不算高,各国也没有兴趣做粮食生意。 即便做,规模也非常有限。 现在,粮价暴涨百倍。 姬姓诸侯联手之后,还有可能推升到千倍、万倍。 粮食已经不再是粮食,而是钱! 每一粒都是一枚姜钱。 “咱们卖得太高,会不会惹姜国怒火,打咱们一顿?” “怕什么?咱们有天神庇护,天神肯定站在咱们这边。” “对!咱们姬姓诸侯联手,就是天下间最强大的力量。” “咱们数百个国家,联合起来有千万兵马,还怕他龙阳一人?”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有风险。 但利润太大了。 大到可以压制理智,甚至冲昏理智,令他们无视风险。 哪怕99的危险,但他们依旧相信,自己是那1的幸运儿。 即便不能推升到千倍万倍,就是五百倍,也足够自己暴富了。 “对了,咱们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钱又不能吃,真要大灾来临,还是粮食实在吧?” 还是有人提出质疑。 也是最后的质疑。 “你要是胆怯害怕,就把你手中的粮食都转给我,我们搞!” “一斤粮食十个姜钱,你卖给我吧,以后别眼红我们就是。” “我出十五个,卖给我。” “滚!我要一百个姜钱,卖给姜国。” 一阵嘻嘻哈哈中,最后一个质疑的人也放下疑虑。 姬姓诸侯可是积攒了五百年的底蕴。 一旦姬姓诸侯联合起来,爆发的力量,全天下都要为之骇然。 小小姜国,不足虑也! 还有这等好事? 岳川难以置信的瞪大眼睛。 自己都打算收网了,没想到姬姓诸侯联合起来,要跟自己打擂台。 他们诸侯会盟,订好了价格,任何人都不得低价出售。 五百姜钱! 这是他们给出的价格。 而且是这个月的价格。 下个月就是一千姜钱。 姬姓诸侯甚至开足马力,宣传姜国当初被杨国围城,城中粮绝,险些易子而食的惨状。 他们想让姜国百姓重温恐惧。 只可惜,姬姓诸侯想错了。 他们的宣传只是让姜国百姓忆苦思甜,再次重温了“蝗神”的救命之恩。 一时间,姜国城隍庙香火弥漫,人头涌动。 全都是磕头的人。 老姜人感谢蝗神,新来的姜国人则提前给蝗神混个脸熟,万一哪天真的断粮,希望蝗神再拉自己一把。 四处购粮的梁满仓果然开始碰壁。 各国都漫天要价,一副“爱买不买,不买拉倒”的架势。 梁满仓一边跳脚大骂,一边麻利的收拾东西回国。 反正买粮也是装装样子。 之前去“清仓”的那些富商、富户、小国,其实都是托。 联合起来给大家演戏罢了。 岳川的粮食在外面走一圈,黑的洗成白的,然后光明正大运入姜国赈济百姓。 南郭小院,众人再次汇聚一堂。 孔黑子双拳紧握,“姬姓诸侯,竟然这般无耻!五百钱,五百钱啊!放在去年,五百年能卖多少馒头,他们知道吗?” 长卿立刻捧哏,“按照咱们姜国的物价,五百钱能在稷下饭庄买三千个馒头,如果是沿街叫买的小贩,能买四千个。” 一个姜钱,能买六个到八个馒头。 可现在,五百个姜钱才能买一斤粗粮。 龙阳没有声讨姬姓诸侯。 此时此刻,他心中最大的想法就是:草,一波暴富的好事,为什么不叫我? 就因为我出自姜姓,不是姬姓? “岳先生,要不咱们多卖点粮食吧,让他们多囤点,多赚点。实在不行,我私下里卖给他们!” 岳川瞪了龙阳一眼,“君上,你这时候应该召集诸国使节,用最粗鄙、最恶毒的语言骂他们,你骂得越狠,他们信得越真!” 龙阳摩拳擦掌,“如果我打他们一顿呢?” 岳川“呃”了一声,“效果更好!” 于是,所有派驻在姜国的姬姓使节,全都被龙阳收拾一顿。 无一例外! 一边揍,一边骂。 “粗鄙武夫”终于撕下伪装,露出本来面目。 各国使节受了这等委屈能忍着? 立刻修书一封,快马加鞭,或者其他特殊方式,将消息传递回国。 此时的姜国,活脱脱一副“无能狂怒”嘴脸。 姬姓诸侯更加笃定——姜国山穷水尽了。 “过去那些年,姜国依靠刺绣、纸张、书籍、钢笔、老面神、火耗子、煤油灯之类的新奇玩意,不知赚了多少钱。” “赚得多又怎么样,这次全都得吐出来。” “哼哼,全天下所有的粮食都在咱们手上,他们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 “我就不信,那个什么蝗神还能再救他们一次。” “哈哈哈,是极是极!夏虫不可语冰,那蝗神肯定也冻死了吧。” 姬姓诸侯已经吃定了龙阳。 为了防止龙阳狗急跳墙,他们甚至开始集结军队,向姜国周边区域开进。 那浩大的阵仗,许多非姬姓诸侯也都加入进去。 墙倒众人推,这是人之常情。 没有谁会傻傻的帮龙阳一起扛。 任谁也没想到,第一个雪中送炭的是鲜虞诸国。 肥国向姜国赠送了一千头羊。 膘肥身健的羊群在大雪中行走数百里,进入姜国。 仇国、鼓国、中山国等,也纷纷送来牛羊、牲畜。 就连千里之外的孤竹、楼烦,也说了要送牲畜过来。 只是路途遥远,冻毙在半道,使者只能拿着几撮羊毛来到姜国。 为此,孔黑子还在《论语》中单开一页——千里送羊毛,礼轻情意重。 成千上万的牛羊,听起来不少。 但姜国有三十万在籍百姓,加上那些没有户籍的,以及逃难过来的,差不多有百万众。 这些牛羊根本撑不了几天。 龙阳再次大骂,又将各国使节叫进宫中锤了一顿。 各国使节们痛并快乐着。 因为他们明白,姜国急了,急了! 姜国向外出售的赈济粮份额都减半了。 估计撑不了几天了。 可是这时候,齐国押送粮食的军队到了。 齐国虽然有很多存粮,但齐国本身是大国,近千万人口。 在未来不明朗的情况下,齐国也得囤积足够的粮食,以应对明天。 但齐国更明白。 自己的明天不在粮食,而在姜国。 要是姜国倒下了,自己有再多的粮食也没用。 更何况,姜国、齐国同出姜氏。 姜国有难,齐国无论如何也不能袖手旁观。 只可惜,齐国送来的粮食没能撑多久。 各国使节隔三差五挨打,却还赖在姜国不走。 他们每天都派心腹手下去姜国放粮点观察情况。 有姜国户籍的人还混入人群中买粮。 各国使节对着姜国的粮食,一粒一粒的研究。 “这是陈粮,黑心的混蛋,给自己百姓吃这种过期东西。” “一斤粮食里面淘出来半两灰土,姜国也开始以次充好了。” “今天的粮食里面有糠麸,还有锯末,哼,姜国真是丧良心。” “说是一斤,却只给八两,王八蛋,真是王八蛋!” 姜国已经没有其他粮食来源。 齐国护送的这一批粮食,各国使节也通过粮车数量,估算出了大概。 他们笃定,姜国撑不久。 可是这时候,吴国来了,送了一大批鱼虾、稻米。 姬姓诸侯立刻痛骂吴国背祖忘典。 身为姬姓后裔,却不跟大家共进退。 吴王阖闾吓得连忙撤回了几十条船。 姬姓诸侯弹冠相庆的时候,楚国向姜国送了一批粮食。 姬姓诸侯这回懒得骂了。 以前骂的太多了,累了。 不过,姬姓诸侯笃定,这是最后一批外援了。 楚国自身也是大国。 而且楚国自身也不富裕,就算勒紧裤腰带支援姜国,也支援不了多久。 “姜国得了楚国的粮食,又能撑一段时间了,可恨啊!” “怕什么,反正熬不过这个冬天。” “我等的焦急啊。” “我有一个点子——不如咱们弄点流民给姜国送过去,让他们去吃姜国的粮。” “对啊!姜国若是管那些流民,就得给粮,若是不管,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人饿死在姜国。” “我也给他创造点流民。” “一起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