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孙吴

第269-270章 军团主将

时至十一月,天寒地冻,比之去年冬天还要冷。数万大军,带着御寒神器,尚且冻得瑟瑟发抖。别说是继续作战了,只能每天缩在城内烧火取暖,好在运输大队的工作已经完成。 随着天子的诏书被送到樊城,一时间皇恩浩荡,升官的喜悦也让将士们短暂忘却了严寒。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周瑜升官了,成了大汉前十的高阶武将,这没什么说的。毕竟周瑜他要能力有能力,要威望有威望,要战绩有战绩。 相比之下,唯独太史慈被天子封为了安南将军让人眼红。 一个月前,太史慈还只是杂号将军,甚至半年前还只是中郎将。现在直接成了重号将军,一跃成为军中排行陵一战,仲达(沈攸之表字)他有错在先,若非有太史将军在,此战必败无疑!庆通过这一战,看出了太史将军实属大将之材!何况樊城一战,也多是太史将军的功劳,所以庆觉得太史将军担任军团主将实至名归!”沈庆站起来说道。 我还以为他会说什么歪理,没想到竟然合情合理。 章陵一战、樊城一战,确实都是太史慈的功劳! 反观其他人,鲁肃就不提了,其他三将也没有独自领兵获胜的战绩。唯独程普在去年,指挥军队攻下了江夏南部四城,但也不值一提。 除了太史慈以外,恐怕也只有陈庆之指挥的武昌救援战和新野、宛城一战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了,但是陈庆要说威望肯定不如太史慈啊!而且说实话,白袍军打得两场仗也不如太史慈打得两场仗漂亮。 “说得好!既然如此,子义!” “末将在!” “你都看到投票结果,听到沈弘先说的话了吗?“ “末将…末将…” “别支支吾吾了,江东军团日后我就托付给你了!”我直接拍板道。 “末将领命!呜呜呜…” 身高七尺七寸,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汉子,竟是喜极而泣。 注: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人。 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 弓马熟练,箭法精良。 曾为救孔融而单骑突围向刘备求援。 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 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三国志吴书》,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人气小说推荐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