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小孩子单纯,其实是他们在一定意义上更重视承诺。 小胖团牢牢记住可可姐姐的话,打算在面试当天穿旗袍去加油。 她在家里念念叨叨的准备,逐渐把程瑜几人也带的紧张起来。 本来想在村里等待面试结果的众人一致决定,去现场给可可加油。 周一工作日,一行人坐着两辆商务车来到可可面试的学校周边。 为避免太过招摇给可可造成不好的影响,众人把车停在警戒线外老远。 在小胖团的撺掇下,众女皆换上了旗袍,连可可的老妈都没能幸免。 她对这种能给女儿带去精神支持的仪式感还算接受。 因此就任由年轻人折腾。 今天天气不错,可可穿着一身简约的小西装,扎着马尾辫。 她在车里坐了会,嚼了一片程瑜递给她的口香糖。 借口提前下车准备,可可告别一车的莺莺燕燕,脚步匆匆走向考场。 在她的身后,小胖团等人降下车窗给她高声加油。 可可头都不敢回,走的更快了。 此情此景,她不由得想到大学毕业那天,班里男生宿舍有人在校门口拉了一道横幅。 庆祝舍友xxx大学四年,守身如玉,单身万岁! 当时她只觉这帮男生真会玩真搞笑,她当时还在旁边看热闹呢。 直到今天,听着身后一连串的加油声,可可才与那个一脸尴尬笑容的男生感同身受。 程瑜等人今天的操作,在她心里已经挂上了损友的标签,哦,还有一个损妈。 除了小糖糖是真心给她加油,其他人都是凑热闹! 等自己考上了,把她们一个个都抓喽! 可可在心里给自己想象了一出复仇大戏,走到校门口的时候心情已然平复下来。 她站在门口排起来的长队中,跟上百位考生一同踏入考场,步伐坚定,头上的马尾辫轻轻起伏。 程瑜等人在车里忧心忡忡的坐了半早上。 十一点的时候终于看到可可的身影出现在人行道,她脚步轻快的越过警戒线,马尾辫随着她的走动左右摇摆。 小胖团等不及,催促着开车的袁丽姐姐打开车门。 她还想跳下车,被程瑜眼疾手快的揽在怀里抱回来。 在程瑜的眼神威胁下,小家伙嘿嘿憨笑一声,乖乖扶着车门走下去。 下了车程瑜就抓不住她了。 她倒腾着一双小短腿像个小炮弹一般冲向可可。 扑进可可怀里的一刹那,小家伙眼神亮晶晶的抬头。 “姐姐你考试过了嘛?” 小家伙说的虽然是疑问句,但那坚定的眼神和兴奋的小脸蛋无一不在肯定。 面试成绩还得几天才公布,可可现在也没有百分百把握。 她嘴里说着差不多,弯腰把小家伙抱起来。 这一抱差点让她出了丑,感觉像抱了只小猪。 她努力维持出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看向小家伙。 小家伙还在她身上动来动去寻找着舒服的姿势。 “糖糖,你告诉姐姐你现在多少斤?” 小胖团的眼睛滴溜溜瞎转,晃着小脑袋打马虎眼。 “不知道不知道,糖糖不知道多少斤的。” 程瑜姐姐说过女孩子的年龄和体重都是秘密中的秘密,不能告诉别人。 她连爸爸都不说的。 可可抱着小家伙艰难的走到车前,赶忙顺理成章的把小家伙放到车里。 众人没问可可的成绩,即使是心中焦急的刘母,也强忍着好奇心。 她们没有小家伙那般单纯,害怕可可真没考好自己再问多少有点不合适。 结果这一思虑,导致可可自己忍不住了。 大家不问问她,她怎么显摆呢? 饭桌上她主动开口,详细描绘着面试官问的问题有多刁钻,现场的气氛有多紧张。 她前面一个考生出了教室就哭鼻子。 巴拉巴拉铺垫了一大堆,把众人的心情也搞的七上八下的。 再也忍不住问起她表现如何。 可可先是叹了口气,又吓唬了一次众人。 她这才不急不缓讲述着自己如何过五关斩六将,把面试官回答的心服口服…… 靳川坐在圆桌的另一边,旁边只有宋一真这个憨憨。 包间里只有他俩没参与。 靳川觉得可可已经能够胜任工作了,就凭她这会儿的能说会道,厚着脸皮夸自己的样子。 已经有点当官的意思了。 可可的面试成绩在周四顺利公布,岗位第一,另外她的笔试成绩同样是第一名。 可以说稳的不能再稳了。 接下来就等着政审体检公示,这三道程序对可可来说没有一点儿问题。 众人松了口气,可可自己也如释重负。 她在公寓躺了一天,当晚就生龙活虎的叫上小闺蜜,连夜商量着去哪里玩。 毕竟入职后就没有这般轻松的时间了。 她们商量半夜都没商量出个所以然,第二天就拉上程瑜和小胖团,又带上跟屁虫宋一真满东北的跑。 先把家门口浪一圈再说。 靳川趁着这段空闲,公司工地两头跑。 糖果已经有半集团化倾向,等今年六月预定的那一批高校人才入职,就能彻底集团化。 两方工地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工,张奎将留在哈市盯着工期。 少说也得两年多,他正好能在这边接着训练他的安保队伍。 中间靳川赶着清明节前把小家伙从长白山逮了回来。 父女俩一起给二老扫了墓。 哈市的大小事务算是处理完毕。 一行人踏上去往东南亚的旅途。 当然,这趟旅途中没有可可,为免出现政审意外,她还是跟着小闺蜜在国内转悠吧。 可可对此自然省得,只不过她还是装作委屈的样子,引诱小胖团许下一大堆礼物。 出发前,小胖团皱着好看的小眉头,准备将可可姐姐需要的礼物一一记在手机里。 可可姐姐说过的,如果拿不回来她的小脸蛋就遭殃了。 小胖团一边打字一边不放心的摸着脸。 旅游的意义有很多说法,小到远离日常压力烦恼,放松身心,促进身心健康。 增长见闻,教育学习,感受不同的文化体验。 大到探索发现,自我挑战,满足自身的精神追求。 对小胖团来说,最大的益处就是满足她对世界的好奇心,巩固完善她的世界观。 小家伙见识过山川河流,唯独在大海面前有所欠缺。 因此靳川的第一站就包了一座私人海岛,准备让小家伙体验岛民生活。 该岛号称花费四千多万美金改造而成,原身是一处热带雨林小岛。 岛上还生活着不少热带小动物。 改造后建设了不少现代化生活游玩设施,日常接待游客。 靳川选择这里没有别的原因。 单单是老程和岛屿的老板相识,可以不用排队预定最快速的接手岛屿,也不用和其他游客共处一地。 靳川带的人多,只安保人员就有十男四女,加上程瑜宋一真和小胖团。 左右已经花钱出来旅游了,不如体验感拉满,包一个海岛。 一个月的岛民生活下来,小家伙不可避免的黑了一个度。 只不过在众人皆黑的大趋势下,小胖团没有发现,依旧没心没肺的整天疯玩。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处,她瘦了点,双下巴没有了,小短腿看着也苗条了一点。 毕竟在海岛上大部分游玩项目都和水沾边。 小家伙又是游泳又是潜水的,运动量充足。 就连不喜欢下水总喜欢玩摩托艇的宋一真,这一个月下来也瘦了些。 小家伙也喜欢在水上乘风破浪的感觉,但她是实实在在的小人儿,抓住摩托艇的把手后那点臂展都无法转向。 只能趴在老父亲背上当乘客。 渐渐的她就没了兴趣,喜欢登上游艇海钓。 她的海钓生涯也颇为清闲。 饵料是老父亲帮她下的,杆子是老父亲甩的,连等待盯标的工作都是安保人员帮她完成的。 小家伙只会时不时出来问一声,钓上没有钓到啥了。 她唯一付出的只有那个等待装鱼的水桶,上面被她用马克笔画上了记号。 杆子甩出去她就钻进游艇里面吃香的喝辣的。 小家伙的海钓战利品并不多,因为她只喜欢好看的漂亮的鱼虾。 这些东西靳川也不会让她吃,顶多赏玩一会儿。 海岛生活的第二大收获就是小家伙亲自挑选的贝壳手链。 这玩意多如牛毛,几个安保出去一早上就能捡到两大桶。 小家伙会等他们清洗干净后自己翻找挑选。 转眼一个月过去,当老父亲问及接下来的打算时,小家伙才想起可可姐姐交给她的任务。 于是接下来的行程变成了买买买。 半个月跑下来靳川的钱包缩水严重。 最大的消费项目就是给程瑜和小家伙买各种首饰,宝石原石翡翠原石。 他堪堪淘到一把牙雕红宝石匕首,还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带回去。 想了想靳川还是提前安排人去走海关开证明,多交点钱也能接受。 毕竟这是他这趟出门唯一的收获。 想想都辛酸。 回国前的那晚,靳川狠狠的折腾了一顿程瑜以示报复。 第二天程瑜耍赖不起床,导致众人在马来多待了一天。 靳川也不敢催促。 没有计划的一天,他心虚的带着小家伙在酒店周边当街溜子。 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和华人颇为相似的面孔,靳川没由来的生出一种可惜之感。 要是老祖宗争点气,把东南亚这片区域都纳入版图多爽。 小胖团倒是没有这样的感慨,她正趴在老父亲怀里目不转睛的望着旁边店铺。 店铺的吧台上蹲着一只神态颇为妖娆的三色花猫。 眼睛又大又圆,只是高昂的脑袋让它看上去并不好接触。 小胖团隔着玻璃窗和它对视。 老父亲从感慨中回过神,顺着小家伙的视线看过去笑了。 他拍了拍小家伙的后背轻声问道。 “怎么了糖糖?喜欢这只猫猫嘛?” 小胖团闻言扭过头,微微抿着唇向老父亲点了点头。 “爸爸这个猫猫好肥呀!但是……但是看着好漂亮。” 小家伙说着眉眼弯弯笑出声,不自觉的伸出胳膊比划起猫猫的样子。 “那爸爸带你进去看看。” 靳川看得出来小家伙的欣喜,抱着她走进咖啡店。 马来白咖啡享誉世界,这家咖啡店的招牌亦是白咖啡。 推门而入,门口挂着的风铃叮当作响,里面的环境颇为典雅。 靳川环视一圈店内,找了个离吧台近点的桌子坐下。 迎面一个穿着绅士留有小胡子的中年男人笑吟吟走了过来。 他开口就是华语,语气颇为惊喜。 “兄弟是国人吧?哪儿的?” 靳川观其欣喜不似作伪,点了点头,伸手和他握了一下。 他看上去更加高兴,伸手拿过桌边的菜单示意靳川挑选。 “哈哈,我一眼就看出你们是国人,那鬼子和棒子可没兄弟你这身高,对了鄙人姓黄,这家店的老板,兄弟想喝点什么?我请。” 黄老板异常热情,这父女俩的穿着非富即贵,他觉得认识一下也好。 开门做生意,多个朋友多条路。 其实他在马来做生意这些年,碰到国人的几率并不小,但能合眼缘的不多。 有些来旅游的国人总感觉畏畏缩缩,客气的过分,好像脱离了牢笼进入文明社会一般做作。 那鬼子和棒子都比他们正常的多。 明明祖国日益昌盛,老外对他们这些做生意的华人都客气许多,偏偏有些国人一出门就拖后腿。 这些人他老黄是看不上的。 像这父女俩一副打量万物的眼神,他觉得才是国人应该有的气质。 靳川是抱着目的来的,没有拒绝对方的热情。 不过他也没怎么喝过白咖啡,就由着黄老板推荐。 黄老板一边亲自上手制作咖啡,一边和靳川聊天。 两人一个有心结交,一个别有所求,自然能聊得来。 小胖团趁此机会站在吧台前和三花猫互动。 这猫性格特别傲娇,对小家伙并不是很搭理。 只有觉得烦了,才用尾巴扫一扫小家伙的手。 等咖啡端上桌,靳川适时向黄老板打听起来。 据他所说,三花猫自古以来就是国内品种,马来这边他没见卖的,这边多是布偶猫。 这只三花还是他两年前回老家亲戚送的。 他想着自己在异国他乡独自打拼,身边养只从老家来的小猫,多少也能慰藉一番孤独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