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策一出。 紫薇殿内的群臣皆是面露喜色。 若非现在是在朝堂之上,他们恐怕就要开怀大笑了。 大夏目前的状况。 就是官职问题。 由于大夏整体风格以及上位者的影响,还有修士的高精力,大夏的官位不得不说比历朝历代都要少上许多。 没必要的部门裁减。 可有可无的职位都归拢。 导致如今整个大夏千万余人,但能够出头的却是少之又少。 好多有才之士,做不到治理一方。 也只能暂居他位。 如今这“府主制”一出,其中产生的官位就是大量的。 再设一级机构。 那个不是涉及到单独几个岗位的调整。 而是大量的机构设置,以及官位开设。 就拿六部下派部门来说。 仙城是一个级别,如今又要设府这一级别的机构,这就多出了众多职位。 大夏官职是有限的。 一个箩卜一个坑。 上面的人不下去,那下面的人就上不去。 如今有了“府”这一级别,那接下来各城达到一定功绩的官员就能再度升迁一步。 这是可喜可贺之事。 当然,对于异族这些归顺的势力而言,这也是个利好的消息。 “府主制”下,至少要保证一人担任七人府议的一员。 那就说明,他们能够进入到地方权力的中枢之中,这对于各势力的利益而言都有了一定的保证。 “吾王圣明!”百官叩首。 紫薇殿内回荡出一声声称赞之声。 但是,秦天纵却表现得十分淡然。 吹捧他若是有用,那他就不该当这个帝王了。 “府主制”的推行是必然趋势,也是民心所想,如今大夏十余城,他还能一个个兼顾过来,那以后大夏百城呢?难道他还能兼顾吗? 再者而言,要想马儿跑,那就得给马儿吃草。 大夏官场需要一个晋升途径,不是所有人都淡泊名利,不好功名。 而且气运世界这般大。 随着大夏的不断扩张,以后还会越来越大,这府的设置可能都不一定能够满足。 而且他不但要设“府制”,还要将官员品阶和爵位上调一些,这样才能保持“狼性文化”。 “与府制并行的乃是王国制。王国制,其设‘王’一名,起为正二品官阶,依照其贡献可至‘王爵’,有总揽王国之权,对孤负责。 另设国相一名,职全国政务,其为人族官吏担任。 其余官职,由‘王’视情况设置,报尚书台,经孤审批,方可批复。 官职人选,由‘王’提名,报尚书台审批核验,方可就职。 王国制,依旧采取‘国议’制度,由官员选任参议,保持差额制。 王国之中除王宫卫队之外,不保留任何军队,防务统一由大夏军接管,严禁各家族、各势力豢养私兵。 王国财政采取分税制,五成归属王国国库用于王国民生、官员俸禄等开支、四成三上缴国库,剩下的归属王国内帑,由王室分配。 大夏三省六部均需在王国内设下属机构,保证大夏政令传达。 可有异议?” 秦天纵望向众人。 在场的势力主皆是将目光看向了伊莉莎和艾露尼二人。 整个沧溟界域能够实行王国制的,怕就这两人了。 而且也只有这两方与大夏的关系是绝对非同一般的。 听说此二位是王的女人。 就是没有公之于众罢了。 伊莉莎感觉着众人目光投来,浅浅一笑,提着淡紫色绒绣杜鹃百褶裙出了列,缓缓出声:“臣妾全凭王上安排!” 伊莉莎声音轻缓,带着一丝魅意。 以及一丝不属于她这个层次的俏皮。 听得一旁男性势力主们身体一紧,不觉的越发弯曲了身子。 臣不称臣,妾不称妾,偏偏称呼“臣妾”。 按照伊莉莎的地位,唤自己一声尊称也是绰绰有余,但她偏偏要如此,这还不明显吗?那些谣言根本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煞有其事。 若是不然,一国之女王又如何会如此? 不过,这个称呼倒也没什么不妥。 臣者,臣子也。妾者,女子贱称。 二者相连。 女臣之称呼,倒也没什么僭越。 再者而言,伊莉莎乃是异族,谁又能说什么呢?大不了一句不懂人族礼制就搪塞而过。 礼部也不会作死去找麻烦,除非王上亲自纠正。 艾露尼相比于伊莉莎,就显得含蓄了许多。 提着一袭黑纱烟罗凤舞礼裙,信步走出队列,微微欠了欠身:“但凭王上安排!” 说罢。 还不忘看了伊莉莎一眼。 似乎对于她所做的这些小动作有些不耻。 龙椅之上。 秦天纵看着伊莉莎那双媚眼,不觉的心里一抽。 这妖姬真不知场合啊! 还臣妾? 不过,一想到自己当年忽悠她去篡位的许诺,秦天纵就觉得有些话说不出口。 罢了。 到底是恋爱脑,就不多加苛责了,免得让群臣和势力主们看她笑话。 新人还没上任就被扫了面子,这不是他想要的。 “咳咳~既然两位没有异议,那就如此办了!”秦天纵轻咳了两声,随即看向了诸葛亮:“孔明,你宣读一下区域划分吧!” “是!”诸葛亮站出身,面向群臣,宣布道:“沧溟界域共有七大区域,分别为沧澜之地、迷雾森林、暗夜精灵领土、卡斯特王国、嚎哭深渊、迷梦沼泽、沧溟域。 除嚎哭深渊外,共设四大府,两王国。 梁州府,除王都炎黄城外,沧澜之地原区域,府治沧澜城。 迷雾府,除暗夜精灵原族地外区域,府治迷雾城。 迷梦府,原迷梦沼泽所属之地,府治迷梦城。 沧溟府,原沧溟域所属之地,府治沧溟城。 暗夜王国,原暗夜精灵所属之地,国都暗夜城。 精灵王国,原卡斯特王国所属之地,国都精灵城。 王都炎黄城行政级别与最高地方区域划分同级。 ” 诸葛亮的宣读一出。 在场众人皆是对视一眼,露出一丝喜悦之色。 与之前的变化不大。 这说明大体的格局倒是没变。 随着诸葛亮念完,秦天纵又看向了魏宗贤。 魏宗贤会意。 拿着一份诏书,缓缓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