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印度

第96章 印度圣雄甘地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称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甘地的一生饱经忧患,历尽坎坷。1869年10月2日,甘地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的家庭。他自幼腼腆、羞怯、循规蹈矩。13岁便依父母之命与一同龄文盲女孩结婚。16岁丧父,第1个孩子出生便夭折。二人后来一共育有五个子女。 从小学到中学,甘地一直平平无奇。少年时代虽受当时革新之风的感染,曾经尝试打破素食以强身健体、振兴民族国家,终因摆脱不了从小所受的教育,半途而废。 19岁时,不惜被开除种姓身份,远涉重洋,赴伦敦求学。异域的文明曾令甘地产生过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脚下,宗教陈规的约束使他在一个全新环境里无所适从。短时的迷惘与摸索之后,他终于放弃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模仿,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接受了英国法制思想的教育,取得了伦敦大学学院的律师资格。 学成归国后,他开始在孟买从事律师业务,却历遭挫折。第一次替人打官司就因临阵怯场而砸锅。半年后打道回府,在家乡拉奇科特靠兄长和亲友的资助维持律师业务。律师业务的毫无起色及令人窒息的环境,使他倍感苦闷压抑。当有个来自南非印度人的案子要他处理时,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南非的历程。 在南非这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无所不及的英国殖民地,甘地作为有色人种先后遭遇到了一连串的歧视与侮辱。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难驱使他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种族歧视的斗争的道路,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正是在南非这块充满种族歧视的土地上,甘地对他曾经倾慕过的西方文明产生否定,培养和锻炼了自己从事公众工作的能力,掌握了作一个成功律师的秘诀,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人生观、社会政治观。他在南非领导的艰苦卓绝的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他从中也试验成功了一种有效的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及其实践。不过,在这种反歧视过程中,甘地对英帝国仍充满幻想。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回国初年,他坐三等车游历印度各地,以深入了解他久别的祖国。一年以后,他开始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从事非暴力斗争,试验并发展了非暴力学说。他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予以支持,希望以此换取英国的开恩,给予印度自治。“一战”后殖民当局的种种作为使甘地由一个英帝国的忠实追随者变成了不合作者。 甘地的一套以真理和非暴力为核心理论的学说,以非暴力为制定一切政策和一切活动的基础。他首先抛开宗教的神秘主义和繁琐仪式的一面,将道德伦理的说教提高到神的位置,认为真理就是神。在探索真理接近神的过程中,甘地认为实现真理的唯一手段就是非暴力,这种非暴力从本质上是指,爱就是人的本性,真理的原则实际上就是爱的原则,哪怕是对待仇敌也同样如此。甘地坚信精神的力量,认为善性是人的本性,只要保持这种善性,并坚持用非暴力的手段,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恶,甚至是感化一切恶的行为和事物。回到印度之后,甘地就开始用他的这一套真理与非暴力的学说领导印度人民争取民族自由独立的斗争。他认为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是暴力的,不道德的。然而,英国人作为统治者同样是有人性的,并非敌人,因此,可以通过非暴力的斗争方式,通过自苦表现出对他们真诚的爱,并促使其改正错误。为此,甘地提出了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来争取印度的自由独立的斗争策略。 1919年3~4月间,为反动的“罗拉特法”,他发起全国性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由于殖民当局的-和群众的暴力反抗,甘地一度宣布暂缓非暴力抵抗运动,试图与政府合作,但英国政府继续在哈里发与旁遮普问题上倒行逆施,打破了甘地的幻想。在印度全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甘地的不合作思想趋于成熟,并率先在哈里发运动中发起群众性的 殖民政府的立法机构、法院、学校、封号与洋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而推广为全民反帝斗争形式。 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和12月的那普尔年会正式通过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及甘地起草的党纲,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争取“印度自治”成为国大党的现实斗争目标;国大党也因此由一个少数上层分子主要依靠-手段从事活动的团体变成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依靠群众性直接斗争进行全面反帝斗争的现代资产阶级政党。随着甘地针对英国殖民者的“非暴力运动”发展,他得到很多民众的支持,也成为印度国大党的策略,国大党所把甘地当成“灵魂”。在甘地的带领下,国大党也不断壮大,从一个小党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领导力量,他们要求英国把权力交给印度。据说,对于印度发生抗议行动,丘吉尔很生气,他甚至宣称要清除甘地及其他代表。 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也因此确立。此后,不论甘地是否在国大党内任职,他始终是国大党的“灵魂”,左右着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方向。 1922年2月,因运动出现暴力事件,甘地宣布停止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挫伤了士气,引起国大党内的思想混乱。甘地也身陷囹圄。出狱后甘地致力于重振民心士气。1929年12月31日,国大党拉合尔年会通过争取印度独立的决议,并授权甘地领导新的不合作运动。1930年3月他率领78位志愿队员开始“食盐长征”,揭开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序幕,给英殖民主义者以巨大打击。他鼓励印度百姓自己制造食盐,不去购买英帝国的食盐,这种前所未有的对抗方式还确确实实起到了效果,确实让英国人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退缩,运动进行中甘地又与总督谈判,并出席圆桌会议,群众运动因此而松懈,被英国残酷镇压下去。1934年10月,甘地因与国大党领导层再次出现严重分歧而宣布退出国大党,但仍在关键问题上指导国大党的工作。 1939年9月3日,英国代表印度宣战后,甘地的极端非暴力立场与国大党领导机构的有条件支持战争的主张发生尖锐冲突,以致他两次被免职,又因英国政府顽固不肯满足国大党的要求,国大党两次请甘地复出。这期间,甘地的反帝立场进一步发生变化。由于他的努力,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弹的爆炸声。在欧洲大陆,正当政客们滔滔不绝地发表蛊惑人心的演说,独裁者们声嘶力竭地鼓噪一时的时候,甘地却静悄悄地唤起地球上人口众多国家的人民群众。甘地领导的运动动摇了殖民统治的基础,使得他们惊惶失措,不得不做出许多让步,从而为最后彻底取得印度的独立准备了条件。 1942年4月,在印度国内广大群众反英情绪高涨和日本侵略者迫近印度的形势下,甘地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口号,并先后发起了1940~1941年第三次不合作运动和准备发动第四次不合作运动,均被英国镇压下去。甘地入狱直到1944年5月。丘吉尔认为甘地就是个疯子,但并没把他放在心上,但面对国内外强大舆论压力,丘吉尔不得不释放甘地。如果甘地死在狱里,估计会生暴力战争,这是英国所担心的。因为英国正处于二战之中,没有时间处理印度自治运动。 战争结束后,处于内外交困的英国政府慑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再起的压力,答应印度独立的要求。但因印、穆两教的分岐对立由来已久,加之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印、巴分治已成定局。甘地为维护印度统一不懈努力,终无回天之力,只好接受分治。 独立后甘地获得了印度人民和国大党的崇高敬意,但他却大权旁落,其终身为之奋斗的非暴力理想也被束之高阁。 印巴分治后,民族仇杀却开始了,伊斯兰教徒逃往巴基斯坦,印度教徒从巴基斯坦撤出,这期间的民族仇杀暴力事件不断上演,此时甘地又站出来,在两派间奔走,希望双方和解。对于甘地“非暴力”行为,一些印度教极端人物对他表示不满,他们公开抵制甘地劝和行为,并与伊斯兰教不断发生暴力对抗。1948年1月30日,甘地前往一个印度教的祈祷会上,他被印度教极端分子高德西连开三枪。甘地遇刺弥留之际,他依然要求人们宽容凶手,甘地宽容赢得民众的同情,就连凶手最后审判时也对甘地很尊敬。 对印度人民而言,甘地给予这个国家,不但是独立、自由和民主,还有信仰。印度最大的政治家族“尼赫鲁——甘地”家族,就是深受着甘地的影响。在这个家族里,先后出现的三名印度领导人,都与甘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是和甘地一起为印度独立而废寝忘食、鞠躬尽瘁的战友;印度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女总理、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也是深受甘地的影响(与圣雄甘地无血缘关系。因为嫁给了一位也姓“甘地”的记者费罗兹·甘地,所以她的姓跟西欧一样,随夫姓由“尼赫鲁”变成了“甘地”),而她的儿子拉吉夫·甘地,也继承了母亲的遗志。可以说,甘地影响了近现代印度的历史。 甘地的生日,10月2日,被定为甘地纪念日(jayanti),是印度的国家法定假日,也是国际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纪念日。 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甘地也有做得欠缺的地方。在二战期间,甘地不仅在印度国内宣扬“非暴力”,还致力于将这个思想推向世界。然而《晏子使楚》中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基于印度本土提出来的战略不一定适用于他国。像当时的犹太人就不可能采信这个思想,本来犹太人就在法西斯的势力下举步维艰了。甘地却在此时主张唤醒法西斯良知,他的具体行动是给德国写信,并且劝说犹太人放弃抵抗,所以招致了犹太人的反感。不过除却这些方面,甘地在整体上对于世界还是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对印度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当他死于他杀、入葬火化时,才有许多的妇女想亲手送别印度的“圣雄”,甚至不惜跳进火堆殉葬。特别是印度国内的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水火不容的矛盾,让人们更加怀念甘地所倡导的民族和解之路。因此,甘地在印度心中地位就是一个“指路明灯”。 甘地的一生复杂多变,极富争议。无论对于敌手,还是亲密同事亦或一般群众来说,始终是个谜。人们评价也是众说纷纭,毁誉不一。在一些人看来,他简直是“神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而在另一些人看来,是“欺世盗名的救世主”、“矫揉造作的阴谋家”。曾几何时,被斥责为“印度封建主义不折不扣的辩护士”、“帝国主义的帮凶”、“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叛卖者”,但时至今日,人们一般都承认,甘地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对印度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功不可没。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周宁魂穿到天启年间,作为一名学识浅薄、身娇体弱的小道士,原本是没什么宏图大志的。可他偏偏就遇到了臭名昭着的皇帝奶娘客氏,接着意外走上了一条另类的拯救大明之路。本文以宫廷政治为切入点,站在反派立场来考虑延续大明国祚的可行方案。
立在山峰的太阳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君弑臣:“红是我的命,君是我的姓,睡你是我命中注定。”原本完成99个世界任务的上官婉儿,准备开始度假生活!谁料在时空旅行中被撕成碎片,系统自降等级带着她来到了一个全民海岛求生世界,并绑定了一个商人系统。作为商人的第一单就是把自己售出去了,开局爆屏红色长发纹身大佬。君弑臣:“shui了,就跑?天涯海角我
猫猫爱吃番茄酱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林无道天生绝道,无法修炼,既然天地弃我,那我便噬天而行,玄幻,单女主,不玩花样,主角不圣母,智商在线
不正经的老登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就因为骂了唐三一句挂逼,温宁穿到了斗罗大陆。还多了一个系统,系统告诉她,有它在,主角的所有机遇都可以抢夺。温宁:想要冰火两仪眼系统:你的温宁:想要海神传承系统:你的温宁:修罗神神只?系统:你的温宁:我承认我之前说话有点大声,以后我就是新的挂逼。开局双生武魂,先天满魂力,被武魂殿和两大帝国争抢,温宁果断选择武魂殿,和
忧郁葡萄干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福布斯百岁大佬过完百岁寿诞当天,穿越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末三国。成为了丁原的一个叫贾秦的义子。眼看着丁原被他最为骄傲的义子吕布弑杀,而他却无能为力。好在系统出现,而且很逆天,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令人死而复生!于是丁原得以起死回生。之后,贾秦凭着麾下强悍的部队,以及便宜老父贾秦的勤奋,令各诸侯颤抖。董卓无法迁都,洛阳,
诸侯的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