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印度

第137章 印度宗教之七印度祆教

印度祆(xiān)教,即祆教流传于印度的一支。祆教亦称琐罗亚斯德教或拜火教,原产生于波斯,集中于孟买附近,约有教徒10万人,均是琐罗亚斯德教徒的后裔。他们仍然遵守祆教的信仰和生活习惯,崇拜火神和圣火,儿童到成年时要举行成年礼,佩戴圣带,穿圣衫,颂《阿维斯陀》圣典。但是由于长期生活在印度,也受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 一、宗教创始 琐罗亚斯德(zarathtra),又译查拉图斯特拉(前628年~前551年),是该教的创始人,出身于米底王国的一个贵族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受到神的启示,他改革传统的多神教,创立琐罗亚斯德教,但受到传统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岁时,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此后,琐罗亚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传播。77岁时,在一次战争中,在神庙里被杀身亡。另有说法认为琐罗亚斯德的生存年代要更早,琐罗亚斯德教也非他首创,他只是一个集大成者。 二、起源发展 公元前20世纪,原居住在中亚草原地区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越过现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处的兴都库什山脉,涌入伊朗高原和印度次大陆西北部地区,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信奉多神特别是火神,并实行繁琐的祭祀仪式。最早反映在《伽泰》中的诸神崇拜,光明神或善神阿胡拉·玛兹达的地位已经十分重要。 早期的原始宗教还没有一个唯一的“造物主”概念,但在众神中渐渐发展出了“主神”。后来一神教的出现,和雅利安原始宗教多神崇拜中的主要内容:密特拉(itra)崇拜,有直接的关系,密特拉崇拜在上古是最主要的崇拜对象之一,火、光明、太阳神崇拜都源自密特拉崇拜,它是古埃及多神崇拜文明之外较早具有一神论萌芽的宗教崇拜。 有人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一神论,阿肯那顿法老(akhenaten,有时亦译作埃赫那顿)的宗教改革,有来自它的影响,当然证据还不充分。 琐罗亚斯德教事实上已经是一个改革过的宗教信仰。到公元前6世纪,琐罗亚斯德才真正完成了一神论性质的宗教改革,阿胡拉·马兹达成为唯一的、最高的、不被创造的主神光明神,而它的原型密特拉则被降格为阿胡拉·马兹达在人世中的代表。但后来伊斯兰教进入波斯时,最负隅顽抗的不是当时波斯的主流信仰琐罗亚斯德教,而是更古老的密特拉崇拜。 公元前522年,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执政后,为了统一波斯的需要,独尊阿胡拉·马兹达,力图贬低部落的氏族神台瓦等。其后继者塞齐斯等追随大流士的信仰,常自称为阿胡拉·马兹达的使者,声称神的意志通过皇帝宣示人世。 据考证,琐罗亚斯德的庇护者维斯塔巴就是大流士的父亲,琐罗亚斯德也独尊阿胡拉·马兹达为最高神。阿契美尼德王朝时的宗教为祭司阶层麻葛所控制,麻葛崇拜阿胡拉·马兹达,反对恶灵,对死者实行天葬。因此有人把麻葛和反映琐罗亚斯德教信仰的《伽泰》联系起来,认为该教是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前后时期的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公元前4世纪,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波斯进入希腊化时期,琐罗亚斯德教受到沉重打击,但在公元元年前后又重新活动。在波斯万神殿中出现了希腊和波斯的混合神只。阿胡拉·马兹达及其僚神成了太阳神、月神等的伙伴。在罗马统治时期,琐罗亚斯德教诸神之一密特拉神(太阳神)成为地中海地区普遍信仰的对象。 公元3世纪波斯萨珊王朝创建后,琐罗亚斯德教重新兴盛,取得了国教的地位。萨珊诸王都兼教主,自称阿胡拉·玛兹达的祭司长、灵魂的救世主等。他们搜集、整理希腊化时期散佚的经典,编纂了《阿维斯陀》(zent~avesta),使该教教义有了具体、明确的内容。5世纪时,该教一部分教徒在玛兹达克的领导下,进行了一场社会和宗教改革。491~529年之间,在波斯和阿塞拜疆等地掀起了大规模的、持续不断的起义。萨珊王朝先后采取欺骗与高压的政策,起义最终被镇压。 公元7世纪萨珊王朝亡于穆斯林。起初哈里发对琐罗亚斯德教徒表示宽容,在依法纳税后容许其保持自己的信仰;若干年后强迫琐罗亚斯德教教徒改信伊斯兰教。残留在波斯本土的该教教徒,被称为迦巴尔(异教徒)。部分通过西域(今新疆)进入中国内地,使该教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盛行于西域。 三、祆教的发展现状 据20世纪70年代统计,约有17万人,分布在伊朗南部的耶斯德和格尔孟等地。 另一部分教徒从8世纪初由波斯迁往印度西海岸古扎拉特等地后,与迦巴尔失去联系,至15世纪中叶后又恢复联系。 1640年,帕西人迁徙到了孟买。他们是印度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仍信琐罗亚斯德教,主要从事工商业,操古吉拉特语。印度历史上最早见到的“帕西”(parsi)一词,按《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其意为波斯人(persians),乃移居印度的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徒之后裔。 17世纪后,他们在孟买附近形成一个独特的社会集团,被称为帕西人。据20世纪80年代统计,帕西人约有10万,大都经营工商业,在印度经济生活中有重要影响。在印度,帕西人因其特有的文化、商业才华和对印度社会的多重贡献而被高度尊重。他们建立了火庙,继续庆祝传统的节日,并保持一些特有的仪式和习俗。 四、祆教的主要教义 1、主神论 该教认为阿胡拉·马兹达(ahura azda,意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创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创造等德行,也是天则、秩序和真理的化身。马兹达创造了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火,即“无限的光明”,因此琐罗亚斯德教把拜火作为他们的神圣职责。 阿胡拉·马兹达是琐罗亚斯德教的最高神,又名奥尔穆兹德(oruzd)。阿胡拉·马兹达在善恶二元论中是代表光明的善神,与代表黑暗的恶神阿赫里曼(ahrian)进行长期的战斗,最后获得胜利。 2、创世论 创世分为七个阶段:天空、水、大地、植物、动物、人类、火。为了战斗,阿胡拉·马兹达创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创造了火。琐罗亚斯德的出生是善神阿胡拉·玛兹达胜利的结果,琐罗亚斯德每一千年生育一个儿子,他指定,3圈指善思、善语和善行,圣衫和圣带要终身佩用,以示不忘。 3、清净礼 通常可分为三种: 小净:教徒在起身、便溺、进膳前后要洗涤身体裸露部分并诵读经文。 大净:在新生礼、结婚或分娩时要在祭司主持下进行全身沐浴。 特净:主要为将从事神职工作或搬运死尸者举行,须有祭司二人主持,在一条狗的注视下,用水、砂、牛尿等进行沐浴,以此涤除心身污秽和驱除恶灵,一般历时九天。 4、葬礼 该教视水、火、土为神圣,故反对水葬、火葬和土葬而实行“天葬”(或称鸟葬)。这是波斯古代葬礼的遗俗。教徒死后,尸体要送入“寂灭之塔”。塔一般建筑在山丘上,塔顶安放石板,塔中有井,塔内分内中外三层,分别安置男、女和小孩的尸骨。举葬时,神职人员与抬尸者将尸体赤身裸体移至塔顶,听任鹰鹜啄尽尸肉,然后将骨架投入井穴。 该教认为“寂寞塔”为众恶神嬉戏之所,信徒不得涉足该塔,凡接触者必须行洁净礼。事实上,寂寞塔在1978年就很少被使用了。此后,所有琐罗亚斯德教徒的遗体均被葬在寂寞塔前的墓地里。在祆教的教规里教徒死后不可用棺椁,不可带陪葬品,而是放在榻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周宁魂穿到天启年间,作为一名学识浅薄、身娇体弱的小道士,原本是没什么宏图大志的。可他偏偏就遇到了臭名昭着的皇帝奶娘客氏,接着意外走上了一条另类的拯救大明之路。本文以宫廷政治为切入点,站在反派立场来考虑延续大明国祚的可行方案。
立在山峰的太阳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君弑臣:“红是我的命,君是我的姓,睡你是我命中注定。”原本完成99个世界任务的上官婉儿,准备开始度假生活!谁料在时空旅行中被撕成碎片,系统自降等级带着她来到了一个全民海岛求生世界,并绑定了一个商人系统。作为商人的第一单就是把自己售出去了,开局爆屏红色长发纹身大佬。君弑臣:“shui了,就跑?天涯海角我
猫猫爱吃番茄酱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林无道天生绝道,无法修炼,既然天地弃我,那我便噬天而行,玄幻,单女主,不玩花样,主角不圣母,智商在线
不正经的老登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就因为骂了唐三一句挂逼,温宁穿到了斗罗大陆。还多了一个系统,系统告诉她,有它在,主角的所有机遇都可以抢夺。温宁:想要冰火两仪眼系统:你的温宁:想要海神传承系统:你的温宁:修罗神神只?系统:你的温宁:我承认我之前说话有点大声,以后我就是新的挂逼。开局双生武魂,先天满魂力,被武魂殿和两大帝国争抢,温宁果断选择武魂殿,和
忧郁葡萄干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福布斯百岁大佬过完百岁寿诞当天,穿越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末三国。成为了丁原的一个叫贾秦的义子。眼看着丁原被他最为骄傲的义子吕布弑杀,而他却无能为力。好在系统出现,而且很逆天,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令人死而复生!于是丁原得以起死回生。之后,贾秦凭着麾下强悍的部队,以及便宜老父贾秦的勤奋,令各诸侯颤抖。董卓无法迁都,洛阳,
诸侯的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