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自汉中郡往南,占有巫郡和黔中郡。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被诸侯们疏远,像对待夷狄一样对待。
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着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同年,秦孝公两路出兵,向东围攻陕城(今sx省韩城市),向西进攻西戎,斩杀西戎獂王。
而赵、韩两国也趁秦孝公继位未稳之机率军攻打秦国。
秦孝公二年(公元前360年),周显王派使臣送来祭肉。
河西之战
收复河西失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是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愿望。
早在秦献公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争夺河西地区发生多次战争,其中秦国在洛阴(今sx省大荔县西南)、石门山(今sx省yc市西南)、少梁(今sx省韩城市西南)三场战役中取得胜利。
经过商鞅两次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强大,具备了收复河西地区的能力。
秦孝公八年(公元前354年),赵国入侵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漆及富丘(均在今hen省长垣县)两地。
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出兵助卫,包围赵都邯郸(今heb省邯郸市)。
秦孝公趁魏军主力出击之机,派军队偷袭魏国,进攻魏河西长城重要据点元里(今sx省澄城县南),大败魏军,歼灭守军七千人,并占领少梁。
同年,秦孝公命公孙壮率军攻打韩国,包围焦城(今hen省三门峡市西),但没有攻克,占领上枳、安陵(今hen省鄢陵县北)、山氏(今hen省新郑市东北)并筑城,插入魏、韩两国交界地区。
战国形势
秦孝公九年(公元前353年),齐军与宋国景敌、卫国公孙仓所率部队会合,围攻魏国的襄陵(今hen省睢县)。
此时魏军主力已攻破赵国首都邯郸,但在桂陵之战被前来救援赵国的齐国军队击败,楚宣王也派大将景舍率兵救援赵国,夺取了魏国睢水、濊水之间的土地。
秦孝公趁魏国国内空虚之机,于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任命商鞅为大良造,率兵长驱直入,包围魏国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今sx省夏县西北)。
魏惠王急忙派军队在上郡要地固阳(即定阳,今sx省ya市东)以东修建崤山长城(东南起崤山,西北至黄河),以阻止秦军的进攻。
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商鞅又率兵包围并占领固阳。
秦魏讲和
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魏惠王调用韩国的军队击败包围襄陵的齐、宋、卫联军,齐国被迫请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调停,各国休战。
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河边结盟,撤出赵国首都邯郸。
魏国陆续与各国和谈后,集中兵力向西反攻,夺回安邑并包围固阳。
为争取时间在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秦孝公于前350年与魏惠王在彤地(今sx省华县西南)会盟修好,缓和了两国紧张的关系。
魏惠王以朝见周天子为名,召集泗上十二诸侯举行会盟,图谋攻秦。
秦孝公下令加强防守,并采纳商鞅“尊魏为王”的策略来改变魏国进攻秦国的意图。
秦孝公于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派商鞅游说魏惠王,劝说他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十二个小国外,还要向北联合燕国,向东攻打齐国,迫使赵国屈服;向西联合秦国,向南攻打楚国,迫使韩国屈服,这样霸业可成。
商鞅还建议魏惠王顺从天下之志,先行称王,再图霸业。
魏惠王听从商鞅的游说开始称王,按照天子的规格大建宫室,制作丹衣和九施、七星之旗,并召集各小国参加逢泽(今hen省kf市)会盟,秦公子少官和赵肃侯也应邀参加,诸侯会盟后又前往朝见周天子。
魏惠王僭越礼制的行为引起了齐、楚等国的愤怒,诸侯纷纷倒向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