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额上眉头愈发紧皱,似自言自语般呢喃道:“倘若时间日久,朕自是有法安抚城中百姓,使的城中百姓心向我朝。”</p>
“可即便朕有通天之能,教化外邦也并非日便能功成。”</p>
“更何况开城鹰扬卫的将士根本等不上日,即便是晚上个时辰,鹰扬卫的将士也会伤亡愈多。”</p>
“陛下,末将倒是有主意,只不过并非良策。”</p>
“将军请讲!”朱标抬眸看向张定边,当即追问道。</p>
可看着朱标那灼灼目光,张定边倒是没有立即开口,反而先是拱手一礼,后而说道:“陛下,消除城池隐患,教化可行,屠城亦可行!”</p>
“嗯?”</p>
听到这话,朱标难掩眸中诧异,甚至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张定边。</p>
在朱标看来,张定边虽是一员悍将,可毕竟做了十几年的出家僧人。</p>
因此杀俘屠城之事,按说不该出自张定边之口。</p>
自然!</p>
朱标先前定下的军政策略便是汉城以南,高丽之人尽数可杀。</p>
只是眼下支援开城鹰扬卫事急,朱标倒是忘了还有屠城消除隐患这一个法子。</p>
“张将军的意思是”</p>
“陛下!”</p>
以为朱标心存仁慈,不愿屠戮百姓。</p>
张定边表情凝重,沉声劝说道:“成大事者,不拘泥于小节!”</p>
“莫说古之帝王将帅,即便是近百年来,红巾军头领刘福通、郑世昌,故元太尉、齐国公义父察罕帖木儿。甚至就连太上皇,我义兄(陈友谅),还有张士诚也曾做下屠城之事。”</p>
“事态紧急,陛下何故被名声所累,抱全求正?”</p>
“将军莫急,朕”</p>
朱标刚想说自己对屠灭九江城没有什么心理负担。</p>
可张定边却依旧以为朱标不愿同意,继续规劝道:“陛下先前便有严令,召新城、高勿、丸都、九江四城将士前往吉州。”</p>
“倘若不从,罪同抗旨。”</p>
“九江城守将之主本就是李家父子,李家父子虽存异心,然也是归顺了陛下。”</p>
“如此说来,这九江城军民便是陛下麾下,他们犯的也正是抗旨之罪。”</p>
“陛下下令屠城,不仅无人敢非议什么,更是敲打警示那李家父子!”</p>
张定边不敢停顿,一股脑继续道:“容末将多嘴,如今陛下命李家父子安定江界、吉州二城,此等仁慈之政在那李家父子眼中,在王禑眼中多半已是软弱之行。”</p>
“末将万望陛下三思!”</p>
就在张定边说完准备下拜之时,朱标一把将他拦住,直接打断道:“将军何以判断朕乃是会被声名所累的迂腐之人?”</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