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p>
崇祯精神一震,立刻来了兴趣:“孙爱卿说说,朕倒是要看看是哪位大才能入得了孙爱卿的法眼!”</p>
“陛下,臣在辽东任督师时,认识一位奇人,</p>
协助臣在山海关内外考察地形,研究敌情,协助作战,抵御后金的进攻,收复辽东九城四十五堡,他有一定的功劳!”</p>
听到这里,袁可立眼中精光一闪,立刻道:“孙阁老说的可是茅元仪?”</p>
“袁阁老听过?”</p>
“何止是听过,本阁也是神交已久,可惜未得一见呀!”</p>
听着孙承宗和袁可立的对话,群臣顿时好奇心大起,而一边一直沉默的袁崇焕则是脸色更加阴沉了一些。</p>
崇祯则是眉头轻皱,茅元仪这个名字很耳熟,但他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p>
“他那套《武备志》本阁可是时时翻阅,这本兵书收录的内容,每一项都是考镜源流,还有对各种问题的看法,</p>
材料丰富而又取舍精当,最关键的是全书都是围绕着武备问题来进行的,</p>
且很难想象他在编写这本书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岁。”</p>
听着武备志,崇祯脑海中的记忆瞬间被激活,他知道茅元仪是何人了。</p>
这本书被后世称之为兵书宝库的存在,是一部以资料价值为主,理论价值为辅的大型资料性著作。</p>
建奴入关后,因为茅元仪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保卫明朝,加上抗击后金政权,武备志被建奴列为禁书的存在了。</p>
能被建奴列为禁书,足见这本书在军事上的影响了。</p>
如果说建奴入关后,能重视这本书,以当时的国力,或许就不会有被西方欺辱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p>
但崇祯还是有些疑惑的,当即问道:“孙爱卿,既然武备志被你们如此推崇,朕看其他人好像不太知道茅元仪?”</p>
“陛下,这本书是茅元仪自编自刻自印,前期只有少量,送给了臣等几人,想请臣为之作序、修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