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纵深战术,还是有不少在间隙中冲到了第一道防御工事,拔刀以待的炮兵护卫军,直接冲过去。</p>
这个时候也不讲究什么单打独斗、军人精神了,二打一、三打一。</p>
普通百姓冲过血沫肉浆泥土混合的泥泞道路,已经将身体的力气、精神都耗费了大半了,此刻哪里是全副武装、雁阵以待、经过多次战场厮杀的明军军士的对手。</p>
手起刀落,失去生命气息,然后被明军抬起连同他们的木盾一起扔到前方三四十米处。</p>
一名又一名军士,一面又一面盾牌,在前方的通道处再次堆积成了一道尸山血海。</p>
冲过明军炮火轰炸,再翻过尸山,等待的是磨刀霍霍的明军。</p>
如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p>
对于这一点,扶桑一方并没有丝毫停止的意思。</p>
他们的目的就是消耗明军的火器储备,现在是只要冲锋,明军的火炮就没法停,就会一直消耗,如此目的便达到了。</p>
反正如今的纵深战术,相比昨晚的前面冲锋,死亡只有昨晚的三成。</p>
相对于正面的通道攻击的不顺畅,两侧的进攻也都差不多,但却是安静了许多。</p>
大明标准的城墙有女墙、垛口、箭孔、马道、马面等等。</p>
现在通道两侧的防御墙虽然没有女墙、垛口,但却是有马面。</p>
战国以前的城墙是没有马面的,城墙直挺挺的,虽然增加了敌人攀登的难度,但也让城墙之上的军士无法看见紧紧贴在城墙上的敌军,这就是漏洞。</p>
于是为了弥补这个漏洞,弩台就应运而生了,消除了防御死角。</p>
因为外观狭长如马面,所以又通俗称之为马面,就是城墙突出的一座类似碉堡的建筑。</p>
通道两侧的防御墙高度只有两米来高、宽度不足三米,但上面却是绑满了密密麻麻的用木头削成的短枪。</p>
这种高度和宽度,还是木头搭建的空心之墙自然是无法挡住敌人的翻越,但这座墙本来就不是为了阻止敌人翻越的,而是给后方二三十米外的明军提供攻击的机会的。</p>
防御墙每隔三十米一座高五米、宽三米、厚三米,可同时容纳十人射击的马面,与防御墙不同的是,马面极为的结实。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