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萧处楠并肩踏入长安城。 “哇~~~不得不说,长安就是长安,确实比我们汴京更有盛世气象。” “不是说汴京更繁华吗?”时间有点好奇。 “这个东西,你要看国运。你看现在的长安,堪堪当对得上这一句‘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完) 注:上诗出卢照邻(唐)《长安古意》,下诗出赵佶(宋)《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那烂陀[nāndā] 古印度佛教寺院及学术中心。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巴腊贡地方。据传原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舍利弗诞生及逝世之处,释迦牟尼亦路经此地。5世纪兴建的古那烂陀大学是中国唐朝玄奘曾经学习的地方。极盛期曾有来自全亚洲1万多名僧人学习并积累研究成果,12世纪因遭到伊斯兰教教徒的侵略而毁灭。据说,当时约900万册的藏书被持续焚烧了六个月。寺始建于5世纪,7世纪时已成为全印度瞩目的大乘佛学中心。极盛时僧众常达万余,兼弘大小乘及五明。世亲以降之瑜伽行派大学者均在此住持弘法。玄奘、义净等中国僧人曾留学于此。那烂陀寺规模宏大,建筑壮丽,藏书丰富,学者辈出,是古代印度的最高学府。 那烂陀,译言施无厌。此寺位于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附近。有关此寺的历史,在藏族着名大师多罗那他1608年成书的《印度佛教史》有这样的记载:那烂陀创建于公元前三世纪自乳王时期。着名的古印度佛学家龙树大师曾住持过那烂陀。公元六世纪中叶该寺扩建,进而成为学习文化,尤其是研习佛学的大学院。公元七世纪比哈尔王嘎那嘎时期又扩建了一次,公元十世纪成为印度最有名的大寺。那烂陀是研究佛学的重要地方,也是个培养佛教徒的重要场所。这里不但成为讲经说法、学习佛法的场所,而且是个研究因明、声明、医学、天文历算、工巧学、农学等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个医院、三个规模不同的图书馆和一个给僧人供奶的畜牧场。据记载,该寺鼎盛时期学习大小乘教的人达一万名以上,教师达一千五百名,精通三藏的达1000多人。僧人的生活来源于当地国王向所属二百个村镇支差。那烂陀培养了大量的佛学家,印度的大多数大学者都出于此寺,例如:龙树、无着、世亲、陈那、法称和莲花生等。来到此寺求学的不仅是印度本国的,而且还有缅甸、中国、朝鲜等国的人。十三世纪伊斯兰教的穆罕穆德加久得王出兵印度,占领并一炬焚烧了那烂陀,幸存的僧人逃到了尼泊尔。从此以后,那烂陀成为废墟,仅有虚名而已。摘自360百科。 免责声明:本卷纯爽,尽可能不涉及历史人物,同时二人的活动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进程,故本卷除了开始时间全架空,但是我会绝对保证政治正确。我会在文末丢一些历史原型,可以不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