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饭就得有人冒着风雪回屯子,通知支书等人套马拉爬犁过来接人了。火车站到屯子大概40公里出头,团部所在的乡里距离三个屯子中最近的也得有个三十七八公里,也没必要所有人都冒着风雪腿着回去。</p>
滑雪板只有三套,最后决定李昊、李正明和李成明三人先回去,然后明天一大早再让支书安排人赶着爬犁过来接人。众人吃饭就先在老谢头这里吃,等马拉爬犁过来时再把粮食补给老谢头就可以了。</p>
三人穿戴得整整齐齐,可谓是全副武装,浑身上下都被包裹的严严实实,就连眼睛戴上了李昊提供的防风镜。推开门迈进雪地里,三人齐齐打了一个寒颤。地上的雪已经超过了三十厘米,差一点就能没过膝盖,三人换上滑雪板,艰难的走在回屯子的路上。</p>
以前李昊对于东北的大雪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觉得无非就是雪厚一些而已。后来真的到了这里才知道雪地里行动会有多困难,动辄几十厘米厚的雪地,一踩一个坑,甚至膝盖都没法打弯。有的地方则是那种一踩就塌下去的雪壳子,不小心脚都得崴折了,根本就是寸步难行。后来和屯子里的一些乡亲学了滑雪,另外还有一种防止陷到雪地里的雪鞋,这才能在冬天自由行动。</p>
只不过和后世的那种现代滑雪板不大一样,屯子里的乡亲们用的两种滑雪板都是木头做的,一种上面绑着皮毛,而且只有一根长长的木头杆子当做雪杖,据说这种滑雪板上的皮毛很讲究,需要是一边顺着生长的毛皮,这样下坡滑雪时顺滑,上坡时还能有足够的摩擦力。另一种就是单纯的两片木板配两根雪杖,滑雪板下面镶嵌着一根铁条,更加适合结冰后的路面,长度上也短了一些,就是上坡时就不怎么方便了。李昊更喜欢皮毛滑雪板,缺点是滑起来没有后世那种英姿飒爽的风范,反而是显得有些狼狈,平地上滑雪需要像是划船那样左右撑地推动自身前进,下陡坡时可以把木头杆子用力压在身后的雪地里减缓下降速度。在山里面活动需要不停的上山下山,毛皮滑雪板更加方便一点。</p>
其实大部分老百姓一进冬天就开始猫冬,基本不会出门了,顶多在屯子里活动。就算是出远门也是套上马拉爬犁,甚至是驯鹿拉的爬犁,一般不需要滑雪。有些需要进山但是不会走远的可以选择两块木板、几个钉子和几根绳子做的雪鞋,一样不会陷进雪里,就是走起路来速度不快,而且不能跑动,但是应付短距离行动绰绰有余了。只有一些跑山打猎的猎户,才会用到滑雪这种技能,屯子里也不是人人都会。</p>
李昊和李正明三兄弟都会滑雪,就是水平都不咋地好罢了,三人这会儿全都老老实实、小心翼翼的一步步往前挪动,并没有滑雪。雪下得太大,有点遮挡视线,一不小心撞到或是摔倒很容易受伤。</p>
喜欢1942,我靠打猎丰衣足食请大家收藏:(20)1942,我靠打猎丰衣足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