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奢侈的接风宴过后,徐谦单独请王玄策到偏殿说话。</p>
“楚使一路舟车劳顿,实在辛苦,不如就在城内多歇几日,就让老臣代圣人好好接待你。”</p>
徐谦热情地给王玄策倒上一杯上等清茶。</p>
“多谢徐老,贵国与大楚乃是世代邦交,无需这般客气,既然圣人有事不便相见,那在下也该早些回去跟陛下复命了。”</p>
王玄策维持着外交礼仪,脸上始终保持着若有若无职业性微笑。</p>
徐谦闻言,笑着说道:“如今我吴国多事之秋,想来楚使一路行来也都看到了,早些离去也是好的。”</p>
顿了顿,他不由叹了口气,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p>
王玄策:“徐老有什么需求不妨直说,楚吴两国邦交数世,若是贵国有难,楚国也不会坐视不理。”</p>
“唉,这让我如何开口啊。”</p>
徐谦故作为难叹息一声,端着茶盏摇了摇头。</p>
王玄策:“徐老此举莫非是不把我楚国当盟邦?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先行告退。”</p>
说完,作势就要起身离去。</p>
徐谦忙拦住他:“使臣留步,既然使臣这般问了,我要再藏着不说,倒也的确看轻了友邦,</p>
罢了,吴国今年遭遇百年难得一见水患,两州耕田颗粒无收,受灾百姓数以百万计,</p>
我想,可不可以向贵国借调一些粮草来缓解灾情扩张?”</p>
王玄策闻言,重新坐下,以略带埋怨的口吻说道:“徐老为何不早说?这么大的事如此拖沓,可不是为人之臣的道理啊。”</p>
徐谦点点头:“贵使说的是,的确是我糊涂了,那借粮一事?”</p>
“事不宜迟,我明日即回京禀报陛下,陛下得知友邦困境,一定愿意出粮驰援,以解贵国燃眉之急。”</p>
听到王玄策准确答复,徐谦立马起身向他行了一礼。</p>
“徐谦,代圣人,代百万受灾百姓先谢过贵国慷慨之举!”</p>
王玄策回礼:“徐老不必如此,友邦有难,我楚国又岂会袖手旁观?请放心,</p>
赈灾粮定会加急运至贵国边关,事态紧急,在下还得回馆驿书写奏疏,就不再叨扰徐老了,告辞。”</p>
徐谦目送王玄策离去后不久,朱能就从屏风后站了出来。</p>
“徐老,你为什么要替高瞻向楚国借粮?万一被圣人知道……”</p>
“圣人不会怪罪的,毕竟紫薇殿尚需二百三十万两银子尾款未能凑齐,</p>
万一年前无法竣工,圣人怪罪才真的担待不起,本官这是替你收尾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