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146章 巡查(五千字章)

户部大堂。

户部尚书李敏仔细看着北直隶刚刚报上来的粮价册子。

他大惑不解:“粮价怎么掉下来这么多?江南上等米竟然跌到了五钱银子一石。”

户部右侍郎张维笑道:“这是大好事啊!前朝庸相恶宦掌权时,国势倾颓。成化二十二年,北直隶米价甚至涨到了一两二钱银子一石。”

“如今米价跌了这么多,说明皇上勤政爱民,善政已得大成!大明出现了盛世光景!”

张维五十来岁,祖籍山东莱州。此人中举之前曾当过讼师,能言善辩。

他监管京仓,故又称“仓场侍郎”。

李敏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我还是觉得粮价暴跌有些反常。”

张维笑道:“李部堂多虑了。粮价低,说明您这个户部正堂治粮有方!”

左侍郎高平道:“李部堂,去年秋两京十三省丰收,粮食多了,价自然会跌。”

李敏合上粮价册子:“或许吧。”

粮价跌了,的确是户部尚书的一项大政绩。李敏没有再纠结此事。

锦衣卫北镇抚使值房。

孙栾告假大半年了。常风负责北司日常事务,干脆鸠占鹊巢,搬到了镇抚使值房中。

司礼监秉笔李广走了进来。

李广笑道:“常千户,你们北镇抚司的人这回得了一件天大的美差!有上谕!”

锦衣卫的指挥使是朱骥。按照规矩,李广来锦衣卫传旨,要把旨意传给朱骥。

可是怀恩生前对朱骥的评价至允至当:朱骥这人,根本不会做官!

朱骥不会在司礼监的诸位上司面前左右逢源也就罢了,对待下属又极为严苛。

上面没人喜欢他,下面的人讨厌他。指挥使他当了三年,混到现在简直是猫嫌狗不爱。

司礼监那边若来给锦衣卫传旨,一般会绕开朱骥,直接传给常风。

常风连忙跪倒:“臣,常风接旨。”

李广道:“有上谕。命北镇抚司分遣缇骑至天下各州县,巡查各地囤粮状况,钦此!”

去年八月,弘治帝曾颁旨命地方趁丰年囤积粮米,以半年为限。

现在到了验收的环节了。

弘治帝没让户部的人下去验收。因为他知道,户部文官跟地方官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查来查去,无非是糊涂钦差查糊涂账。

弘治帝干脆派出了自己的私军家奴,前往各处搞验收。

从古至今,验收都是个大美差。

常风领了旨,李广笑道:“你们锦衣卫的袍泽,这下可以捞足了出京办差的好处。”

常风不动声色的说:“属下一定让袍泽们竭尽全力,办好皇差。”

李广道:“对了,今儿上午尊夫人前往坤宁宫拜见张皇后,我看她发福了不少啊。果然跟着常千户享了福。”

常风敷衍道:“是发福了不少。”

刘笑嫣发福,是因为生了壮壮之后,整日里忙着带孩子,又要应酬京中贵妇。没功夫练武了。

不过常风在床笫之间倒是很喜欢刘笑嫣如今的体型。他曾对刘笑嫣说:“你这叫肥而不腻,柔若无骨。”

李广笑道:“皇后娘娘待伱们常家,真与待其他臣子不同。她亲手缝制了一件肚兜,赐给了你家小公子。”

“嘿,寻常臣子哪有这等恩荣?”

李广跟常风闲聊了一阵,喝了两碗茶,离开了锦衣卫。

李广走后,常风立即召集北镇抚司的其余四位千户、五位副千户、五十位百户、一百位总旗议事。

常风先转述了弘治帝的旨意。

随后他让人挂起来一张大明堪舆全图。

常风道:“咱大明共有一百四十个府,一百九十三个州,一千一百三十八个县。”

“我准备从北镇抚司抽调千人。每五人为一组,巡视五到六个县。”

“大明地域广阔。我知道你们都想去江南,都不想去岭南。”

“为公平起见,确定人员名单后,大家抓阄。抓到哪个地方就去哪个地方。”

徐胖子问:“常爷,我们这些千户、副千户也参与巡查嘛?”

常风道:“千户、副千户就不参与了。毕竟咱北镇抚司的差事不光巡查存粮这一桩。”

钱宁听了这话有些失望。本来他还打算借着这个差事出京狠捞一笔呢。

常风正色道:“诸位。我知道你们中有人打量着出京巡查是肥差。准备大显身手,大发横财!”

“我告诉你们,不要痴心妄想!”

“南镇抚司管本卫法纪。我会让南司王镇抚使调专人,到各处监察你们。一旦发现你们有纳贿徇私情事,别怪法纪不容情!”

一众袍泽齐声道:“是!”

当然,常风不是朱骥。先打了袍泽们一竿子,自然还要给个甜枣。

常风又道:“不过嘛。程仪还是可以收的。官场规矩咱们不好破。但不能过火!每笔程仪不得超过五十两!”

袍泽们听了这话,个个欢喜。果然跟着常爷混还是有好处的。

常风道:“好了,咱们现在拟定名单。然后抓阄。”

调集一千多人外出巡查,光是名单就拟了四个时辰,一直拟定到了掌灯时分。

翌日,常风又命参与巡查的人抓阄,确定了各自的巡查地点。

做完这一切后,常风去了乾清宫复旨。

弘治帝刚刚听取了户部尚书李敏对粮价的汇报。他心情不错,美滋滋的。

历朝历代的任何一个明君,都希望粮价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在万历朝之前,谷贱伤农其实是个伪命题。

彼时,离一条鞭法的推行还有近百年。农人缴田赋,缴的都是粮米。

农人交完了田赋,能有充足的余粮填饱肚子已经算万幸。哪里还有多余的粮米拿去卖?

就算遇上丰年,农人手中的粮食多了。他们想的也不是拿去卖,而是囤在家里,防备灾年。

农人不卖余粮,就不会被贱价所伤。

市面上买卖的粮米,几乎皆出自拥有大量田产的大、小地主手中。

谷贱伤的根本不是农,而是大、小地主。

对于弘治帝来说,他巴不得削弱地主豪强们的利益呢!

常风跪倒在地:“禀皇上,外出巡查地方囤粮一事,臣已拟好方略。”

弘治帝道:“嗯,说来听听。”

常风呈上了刚刚拟定好的巡查章程,又一番解释。

弘治帝万分满意:“很好!常风,朕跟你说句君臣之间的体己话。户部的那群文官靠不住。”

“囤粮大政,是朕头回独立拟定的国策。锦衣卫是朕的耳目,得替朕好好查验国策是否落实。”

“成化朝时,曾有人说‘好圣旨,好圣旨,出了顺天像草纸;好政令,好政令,出了顺天忘干净’。”

“朕想知道,本朝的地方官,是不是对朕阳奉阴违!”

弘治帝说的,其实不是成化朝独有的现象。

古代交通不便,皇帝居于京城。圣旨出了京,地方上的府官、县官执行不执行,执行的如何,龙椅上的皇帝很难知晓。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

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一辈子能够接触到的最大的“官”,可能就是乡里的粮长。

一个县官在辖境之内,简直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圣旨通过一级级衙门传达到县官手中,县官执行不执行,怎么执行通常看县官心情。

说不定跟小妾开枝散叶时,一时萎靡不振,心情一差,直接把圣旨当成一文不名的草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官痞
官痞
官场本就是江湖,不同在于一个在草莽,一个在庙堂,一个刀光剑影,一个权谋论道。 秦川,一个奔走仕途的卒子,他并不迷恋权力,却又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借机上位,因为他身上背负着沉重的使命。
佚名
姐姐好凶[七零]
姐姐好凶[七零]
叱咤风云的港城大亨梁大龙,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局,意外得知,他在大陆尚有一个外孙女。*顶尖间谍梁可风,穿成70年代来港寻父的孤女。可惜父亲续娶,亲爸变后爸。继弟继妹对她百般刁难,父亲继母甚至企图把她卖了,让傻子亲戚来爬她的床…懂唇语的梁可风洞悉一切,她磨刀霍霍给他们送去大礼:有人捂着被剁掉的手指,自首进了警署;有人被割掉宝贝,送进了医院;吓尿的继弟继妹在哀嚎声
四单铺
九零蜜宠:木系大佬逆袭搞钱日常
九零蜜宠:木系大佬逆袭搞钱日常
姜暖在十六岁那年死了,重生到了末世,又自爆后回到了第一世。夏暖发现自己木系异能和异能宠物也跟着自己穿越过来了。很好,扭转一家人的命运的命运就靠你们了。第一:阻止爸妈和舅舅换房子。第二: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和家人站到更高的地位。第三:揭露私人医院为有钱人偷取他人器官的事实。第四:干翻富家女一家为了自己一家人报仇。某人:小丫头,你是不是还忘了一件事情。夏暖:啥
柠檬糖
女主她有八百个心眼[九零]
女主她有八百个心眼[九零]
楼小乔腰细腿长,杏眼桃腮,是个名副其实的大美人。一觉醒来,她穿成年代文里面的苦逼原配,为了拿到孩子抚养权能净身出户的伟大妈妈。前夫出轨后不仅嫌她丑,还嫌她俗,逼着她为了孩子净身出户。看着即将签字的离婚协议,楼小乔很大度的改口:“我是一个很庸俗的人,既然你那么喜欢孩子,我也不好同你争,孩子们都给你,我只要那些旧房子和存款,请你们一定要白头到老哦。”前夫:……
溜溜猪
缘来还是你
缘来还是你
在分手后地五年,温妍与顾墨琛再次相遇。彼时,她是产科主治医生,而他却是产妇家属。 她本以为这只是自己平静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却不知在把她拉下公交车的那一刻起,顾墨琛便没有再一次放手的打算。 重逢就像是一场甘霖,使得沉寂多年的爱意肆意生长,一发不可收拾。
仙女有点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