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213章 《抬棺西征》卷终(八千字章)

钱宁、石文义、王妙心来到了客厅之中。

一番嘘寒问暖后,常风问:“我走了小一年,京中情势如何?卫中情势如何?”

钱宁答:“文官越来越蹬鼻子上脸了!皇上想修座庙宇,还不是从国库拿银子,是用内帑。”

“一个小小七品御史,竟敢在早朝时对皇上横加阻拦。”

“内阁那老三位,也越来越托大。皇上的旨意,他们动不动就封还驳回。”

文官势力自弘治朝坐大,的确是事实。

石文义插话:“娘的。兵部的几个郎中、主事,上个月竟大模大样来了咱们卫里。清查锦衣卫员额。看有无倒卖员额之事。”

“若不是牟指挥使拦着,我高低得办他几个,把他们塞进诏狱。”

锦衣卫员额私下倒卖是积习陋规。想当初常风的员额就是他老爹散尽家财买来的。

常风沉默不言。司礼监、厂卫是皇帝制衡文官最好的工具。

奈何当今万岁仁厚,不怎么愿意用家奴收拾外臣。他这个锦衣卫的大佬也没有办法。

再说句题外话,弘治朝的锦衣卫,可能是大明十六帝、十七朝中名声最好的。换言之,也是势力最衰,权力最小的。

常风道:“罢了,不说这事儿了。卫里呢,最近有什么大差事?”

钱宁答:“皇上一向重视国家抡才大典。今年春闱也是一样。”

“去年冬皇上就下了旨。让咱们锦衣卫严查科举弊政。定要保证此次春闱公平公正。”

常风笑道:“我考了三次春闱。次次名落孙山,这回考。”

“能离入榜少差几个圈,我就心满意足了。”

谈完了会试的事,常风对石文义和钱宁说:“你们二人先回卫里。妙心兄留一下。”

钱宁、石文义离开了大厅。大厅中只剩常风、王妙心二人。

常风道:“‘黑柳’巴勒孟旰背叛了南镇抚司,投靠了小王子。”

“‘磐石’哈达依旧忠诚于大明。”

“这一回,我险些中了巴勒孟旰的奸计。”

“你们南镇抚司想个法子。在草原上散播谣言,就说此次西征,鞑靼的军情是巴勒孟旰泄露给咱大明的。”

王妙心道:“您是说,用反间计除掉巴勒孟旰?”

常风点头:“正是如此。做戏要做足。巴勒孟旰三十多年前去了草原。他的家人都留在了大明。”

“他虽在草原有了新家。老家应该还在京城里。”

“你查一下。挑一个他家的男丁,补入锦衣卫,当个总旗。”

“秃鹰会在京中尚未根除。他们应该会把这则消息传到草原。”

王妙心拱手:“常爷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常风道:“使反间计,不光是为了除掉巴勒孟旰。也是为了保护忠诚于大明的哈达。”

说句后话。八个月后,南镇抚司的反间计成功。巴勒孟旰被小王子剁碎喂了鹰。

(注:这种后话,是一笔带过,后面不会再去写。交待下配角小反派的结局。别喷了,根本不是挖坑。)

常风跟王妙心又聊了一会儿。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张采这小子很能干。此次西征鞍前马后,颇有功劳。”

“你回去跟牟指挥使说一声,升张采一级。让他当个副千户。以后还是跟在我身边。”

王妙心点点头:“成。那我就先回卫里了。”

下晌,常风派人请来了三位文友切磋制艺文章。分别是妹夫黄元、吏部“小侍郎”文选司郎中张彩;举人王守仁。

王守仁还带来了一位他的好友,名叫张璁。

张璁跟王守仁年龄相仿,二十多岁。他和王守仁脾气相投,好得就差穿一条裤子。

黄元、张彩都是有进士功名的。是常风、王守仁、张璁这三个举人的科场前辈。

他们二人出题。常风、王守仁、张璁写破题、承题。

写完破题、承题。张彩和黄元细细品读,点评。

黄元心直口快:“守仁兄的文章字字珠玑,钟灵毓秀,颇有灵气。比我的制艺功夫要强得多。”

“我看本科守仁兄定然高中进士。或许还会跻身一甲或二甲前列。”

“大哥的文章嘛中规中矩。我若是考官,在取与不取之间。”

“至于张璁张老兄的文章一言难尽。”

黄元虽出身棺材铺,但已做了许久的皇亲,情商见长。

低情商:狗屁不通。

高情商:一言难尽。

张璁属于资质平平但很努力的失败做题家。

他今年二十六岁,这是他。

与此同时,两个南方举子来到了京城。

这两个人,一个名叫唐寅,字伯虎。

一个名叫徐经。

唐寅,三十岁。时人评其曰“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才子的命途很坎坷。

二十五岁那年,唐寅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相继离世。妹妹自杀身亡。

除了他,全家死光光。差他一个就销户了。活脱脱一个大明版“福贵儿”。

这个命运坎坷的人,堪称当世大才。

全家死光光后,唐寅一度很是消沉。整日借酒消愁,以书画宣泄自己心中的悲伤。

这一消沉就是四年。

他的好友祝枝山、文徵明、徐帧卿为了让他振作,鼓动他参加去年秋天的应天府乡试。

乡试考完,三人给唐寅摆酒。

唐寅多喝了一杯,口吐狂言: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

这句话听上去是在吹牛逼。

解元,乡试榜首,全省的用词。

不知不觉,他跟一名三品文官肩并肩走到了一起。他并未察觉。

这三品文官是礼部右侍郎,程敏政。

马文升突然一把拉住了常风:“常小友,且慢行。”

常风问:“马老部堂,有什么事嘛?”

马文升没有立即答话。等程敏政走远了,他才压低声音说:“刚才你跟礼部的程部堂并肩而行。他是此次会试的主考。”

“被言官们看见,又要有风言风语。万一你会试拔贡朝廷官员的嘴,碎得跟市井泼妇一般。得避嫌啊。”

会试一向是礼部负责的。右侍郎程敏政当主考,是次辅李东阳举荐的。

常风道:“我疏忽了。多谢马老部堂提点。”

说完,常风抬头看了一眼程敏政的背影。

常风不知道,去年秋天他在盐池负责军粮事务时,京城里发生了一件小事。

应天乡试主考梁储阅卷完毕后,将解元唐寅视为天人。

当学官的,见到当世英才的文章自然爱不释手。

梁储一时兴奋,将唐寅的卷子誊抄了一遍。派人进京送给了好友程敏政,奇闻共赏析。

程敏政看了唐寅的文章,亦将唐寅视作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这小伙子行!好文章啊!

程敏政此时下朝,并不打算去礼部衙门。而是准备回府,让仆人给唐寅传话,让唐寅去他府上拜见。

他想见见唐寅这位名冠江南的大才子。最好能顺手收成约定门生。

约定门生,是大明的科举习惯之一,约定俗成。

大明的文官最喜欢当考官。搞政治嘛,需要人脉。所谓人脉无非“门生故旧”四个字。

譬如会试,考官给哪个学子的卷子拔了贡。他就是哪个学子的“座师”。

以后学生当了官,就要跟座师一条心。同患难、共进退。

后世的运输大队长,就爱搞老师、学生这一套。用师生关系维护政治利益集团。

约定门生,则是门生中的特例。

打个比方。唐寅名气很大,文章冠绝天下。程老头一看,嘿,这年轻人行啊!我得提前下手,把他搞到我的人脉圈子里来。

在考试之前,程老头会找到唐寅:小唐啊,你文章蛮好。不过考试这玩意儿,不光看实力,还看运气。

文章好,运气差,名落孙山的人有的是。

不信你看隔壁学士王华家的公子王守仁。他在京城也算小有名气,但考了两科都没中。

不过你放心。遇到我这个伯乐,你的运气就来啦!我是这届主考官。我包你能中!

按照剧本,接下来唐寅会跪地磕头,感激涕零:多谢程大人抬爱。今后您就是我的老师。师徒如父子。今后您就是我干爹!不,亲爹!比亲爹还要亲!

等会试放榜,殿试连登。唐寅做了官儿,就要唯老师程敏政马首是瞻。当老师最忠诚的门下走狗。

程敏政要是有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家的闺女未出阁,还会做媒介绍给唐寅。大家亲上加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文官们的一个个大、小利益集团,大、小圈子,就是这么形成的。

一句话,搞利益集团要从约定门生抓起。

不过,大明最近十多年,无一名会试考官敢收常风当约定门生。

常风以前是锦衣卫的大掌柜,如今虽权力不如前,也算二掌柜。人家根本不吃你们官场老油子的这一套。用不着巴结你们。

再说了,万一主考官巴巴跑去跟常风约什么定。常风转头跟大老板弘治帝告状:这一届的主考官徇私舞弊。

那主考官会吃不了兜着走。

弘治十二年会试考生常风散朝后回了家,继续备考。

主考程敏政则回了府。等待江南才子唐寅上门。

一场弘治朝的科举舞弊大案,即将上演。

(《抬棺西征》终,明日开启新卷《唐寅案》)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官痞
官痞
官场本就是江湖,不同在于一个在草莽,一个在庙堂,一个刀光剑影,一个权谋论道。 秦川,一个奔走仕途的卒子,他并不迷恋权力,却又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借机上位,因为他身上背负着沉重的使命。
佚名
姐姐好凶[七零]
姐姐好凶[七零]
叱咤风云的港城大亨梁大龙,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局,意外得知,他在大陆尚有一个外孙女。*顶尖间谍梁可风,穿成70年代来港寻父的孤女。可惜父亲续娶,亲爸变后爸。继弟继妹对她百般刁难,父亲继母甚至企图把她卖了,让傻子亲戚来爬她的床…懂唇语的梁可风洞悉一切,她磨刀霍霍给他们送去大礼:有人捂着被剁掉的手指,自首进了警署;有人被割掉宝贝,送进了医院;吓尿的继弟继妹在哀嚎声
四单铺
九零蜜宠:木系大佬逆袭搞钱日常
九零蜜宠:木系大佬逆袭搞钱日常
姜暖在十六岁那年死了,重生到了末世,又自爆后回到了第一世。夏暖发现自己木系异能和异能宠物也跟着自己穿越过来了。很好,扭转一家人的命运的命运就靠你们了。第一:阻止爸妈和舅舅换房子。第二: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和家人站到更高的地位。第三:揭露私人医院为有钱人偷取他人器官的事实。第四:干翻富家女一家为了自己一家人报仇。某人:小丫头,你是不是还忘了一件事情。夏暖:啥
柠檬糖
女主她有八百个心眼[九零]
女主她有八百个心眼[九零]
楼小乔腰细腿长,杏眼桃腮,是个名副其实的大美人。一觉醒来,她穿成年代文里面的苦逼原配,为了拿到孩子抚养权能净身出户的伟大妈妈。前夫出轨后不仅嫌她丑,还嫌她俗,逼着她为了孩子净身出户。看着即将签字的离婚协议,楼小乔很大度的改口:“我是一个很庸俗的人,既然你那么喜欢孩子,我也不好同你争,孩子们都给你,我只要那些旧房子和存款,请你们一定要白头到老哦。”前夫:……
溜溜猪
缘来还是你
缘来还是你
在分手后地五年,温妍与顾墨琛再次相遇。彼时,她是产科主治医生,而他却是产妇家属。 她本以为这只是自己平静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却不知在把她拉下公交车的那一刻起,顾墨琛便没有再一次放手的打算。 重逢就像是一场甘霖,使得沉寂多年的爱意肆意生长,一发不可收拾。
仙女有点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