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大学士高见。”李青道,“以我看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核心技术为主,一类是以外观设计为主,此外,这两大类都要满足一个特点——实用!”</p>
李青道:“华而不实,亦或创新程度不达标,不能归为发明创造,不受专利保护……”</p>
巴拉巴拉……</p>
双杨频频点头,基本认同李青的主张。</p>
一番之后,二人分别提出自己最在意的点。</p>
杨一清问:“保护期限,申请专利途径,专利生效日期,如何规定?”</p>
“保护期在二十年,申请专利的途径由地方官向朝廷申报,专利生效日期从申请通过当日开始计算。”李青道,“另,朝廷接到申报之后,也需派人去进行核查,确保申请专利者是发明创造者的一方,而不是偷盗的别人家技术,必须保护发明创造者的合法权益……”</p>
杨一清沉吟道:“如此一来,地方上商绅将会更进一步做大啊,而且……真正的发明创造者,未必能享受到应得的利益。”</p>
李青苦笑:“杨大学士言之有理,可这是没办法的事,绝对的公平太难了,能相对公平就很不错了。”</p>
朱厚照开口道:“朕倒是有个主意,多设立一条律法,以专利的价值按一定比例支付给具体人,比如……十分之一。”</p>
“太多了。”杨廷和开口,“一个全新的东西,不可能只有一个核心技术,真要这么划分,商绅定然不干,就是推行下去,也没人会遵守。”</p>
李青诧异的看了杨廷和一眼,微微点头:“是这样。”</p>
“那杨卿以为多少合适?”</p>
“一次性奖赏纹银三百~五百两,余下的在保护期阶段,每年分万分之一的专利得益。”杨廷和说。</p>
“这也太少了吧?”杨一清皱眉。</p>
杨廷和却道:“是少,可如此却能保证让具体人得益,多了,钱就到不了他们手上了,这个钱要保证对商绅来说不值一提,且对具体人来说是个相当可观的收入,如此,才能调动最大程度上的积极性。”</p>
“这样做,最起码真正的发明创造者,能分到数百两纹银不是吗?”杨廷和道:“须知,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商绅才是投资最大的一方,最起码食宿、工钱,他们总要负责兜底吧?</p>
给得多,看似保护了具体发明人的利益,却会出现大量的冒名顶替者,真正的付出者很难得到应有的报酬,给得少,则就提高了犯罪成本,富绅不会为了一点小钱,去千方百计的糊弄朝廷,因为后者的成本更大。</p>
说到底,这事还是要靠富绅,靠这些有钱人带动。”</p>
李青认同杨廷和的说法,颔首道:“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p>
杨一清想了想,不再多说。</p>
“本官也有一个问题。”杨廷和道,“这项国策看似不起眼,实则影响深远,具体到哪个部门来拍板很重要……”</p>
“朕亲自拍板!”朱厚照抢答。</p>
杨廷和一呆,嘴角抽搐半晌,拱手道:“皇上英明。”</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