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修真路

第67章 六根巨震制服心魔67

制服六耳猕猴后,孙悟空的修炼达到了更深层次。他从无为复归有为,明白了修炼不仅仅是追求力量的提升,更是对内心的磨练与成长。他知道,在未来的修行之路上,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继续前行。</p>

这一场二心之争,让那一体之身陷入了难以修真寂灭的困境。孙悟空经此一役,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弱点,他明白,只有克服二心,坚定信念,才能继续踏上西天取经之路,成就正果。在丹道修行中,人只有一心。有心的时候,这颗心无论是处于有心的状态,还是无心的状态,其相貌和体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如果不能灭掉假心而依从真心,那么这二心就会相互争斗、僵持不下,混乱得难以区分,是非也难以辨别,又怎能攒簇五行从而达到修真寂灭的境界呢?</p>

二心扰乱的情状,实际上关键就在于“一体难修”这句话上。因为“一体难修”的奥秘,就隐藏在“二心扰乱”之中。所以只有在打死猕猴之后,叙述了“依旧合意同心”这六个字;并且作了四句诗,以此来归结出攒簇五行修炼内丹的根本宗旨。这种说法和传神的妙处,可以说是凿通了鬼窍而拔起了天根啊!</p>

孙悟空和沙僧发出的“两道样光”,一道代表着纯粹的良心,一道则带着疑虑之意,这已经倒射出了“合意同心”的含义。“二人在洞外仔细查看,果然看见一个行者,各种模样完全一样。”这是三藏放出真的行者时,一并把假行者也放了出来。“搅在一处,不分真假”,这其实是潜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幽独之中,不是别人能够代为认识清楚的。所以即使是落伽山的山神用眼睛观察,也很难分辨清楚。为什么呢?因为二心都是心,不是从外观上就能看出来并使其合而为一的。即使暗暗念起紧箍咒,也很难分辨清楚。为什么呢?因为二心原本就是一心,不是咒语所能强行区分并使其变成二心的。即使有诸天的眼力、玉帝的照妖镜,也很难辨别。为什么呢?因为二心总归是一个行者,眼力有不能穷尽之处,照鉴也有不能触及的地方。即使是最了解自己的朋友,也会因为先后的变化而让人捉摸不定,隐显不同的情况让人无法确定;最了解徒弟的师父,也会因为开始相合后来又分离,忽来忽往而让人难以揣测。可见,真假二心是多么难以辨认啊!因为它极其幽深、隐秘,不是可以通过显露出的外貌来观察的,所以必须要在幽冥之中去寻找答案。因此进入幽冥的森罗殿,在猴类的簿册中去查找;然而却发现没有二心,也没有一心,早在大闹天宫的时候就已经一笔勾销了。</p>

说到无心的真谛,就会知道二心都是虚妄的。静下心来倾听,自然会有真正的道理。所以地藏菩萨说:“且住!且住!等我让谛听来给你听出个真假。”谛听,就是别人所不知道而只有自己独自知晓的地方。谛听俯伏在地上,不一会儿就知道了妖怪的情况。不说“看”而说“听”,不说“听”而说“谛听”。摒弃听觉和视觉的干扰,而以内心的谛听为听,这是一种极其广阔和敏锐的听觉。又说“不可当面说破,不可助力擒他。”为什么呢?因为心有自我欺骗的力量,而知晓却没有束缚心的方法。知道这个心的是这个心,蒙蔽这个知晓的也是这个心。二心相互僵持,心自然不会听从知晓的命令,反而能够违背知晓而扰乱幽冥之神,所以不能擒住。谛听所说的话,确实是真谛,不能不恭敬地倾听。说“佛法无边”,已经直接指向了无心的妙境,以及二心的共同危害。</p>

“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北讨南征空扰攘,东驰西逐若虺左‘兀’右‘贵’。须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仔细玩味最后两句,就应该知道无心才是真正的一,真心并不属于普通的心的范畴。有和无都不能树立,色和空两者都不能依靠,这样才能达到美妙的境界。</p>

二心争斗到了雷音胜境,大众听他们两人同时发声,也无法分辨。观音特意前来禀告,是因为只知道心是心,却不知道是四猴混世,扰乱了乾坤。所以如来笑着说:“你们的法力虽然广大,却只能普遍查看周天的事情,不能完全认识周天的事物,也不能广泛了解周天的种类。”这是说不能完全做到格物致知,而深刻地明白了混世之心。</p>

“四猴”,是指心的四种智慧而言。灵明本源于先天,知识产生于后天。由于有了后天的智慧和知识,先天的灵明就会因此而受到干扰,所以必须扑灭知识之心,然后灵明之心才会自然显现。假悟空是六耳猕猴,也就是“六识”的说法。如来不让产生这六识,用钵盂这个圆空的器物盖着落下,现出本来的模样,然后用灵明之心,当头一下打死,死心的妙谛就是这样。因为有如来的钵盂和悟空的金箍棒,至今还留存着用来断绝它。</p>

从丹道视角来看,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蕴含着深刻的修行启示。</p>

在丹道修行中,强调心性的纯净与统一。孙悟空与六耳猕猴的二心之争,恰似修行者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二心象征着内心的杂念、欲望与执着,它们相互争斗,搅乱了大乾坤,正如修行者内心的纷扰会破坏自身的修行境界,阻碍道途的前进。</p>

孙悟空代表着修行者的本心、真性,六耳猕猴则可视为心魔的显现。两者争斗不休,正如同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本心与心魔不断较量。只有战胜心魔,如同如来佛祖揭示六耳猕猴真面目一般,修行者才能回归纯净的本心,继续迈向修真寂灭的境界。</p>

一体难修真寂灭,意味着当内心存在二心的冲突时,修行者难以达到真正的寂静与超脱。丹道追求的是身心合一、性命双修,而二心的存在破坏了这种统一。只有通过不断的内省、修炼,化解内心的矛盾,使二心合而为一,才能实现修行的突破,达到更高的境界。退火退符通常发生在结丹之后的修炼阶段。</p>

当修行者达到结丹的成果后,之前的修炼方式和能量状态可能不再适用,需要进入一个新的调整阶段,即退火退符。退火意味着减弱或平息过于炽热、猛烈的能量,使身心状态恢复到更为平和、稳定的情形,避免能量的过度消耗或冲突对修行成果造成损害。退符则象征着放下旧的法门、规则或模式,不再依赖之前的修行方式,而是依据当前的状态和需求进行改变和适应,探索适合新阶段的修行途径。</p>

例如,在故事中孙悟空在结丹过程中经历了对火候的把控困难,以及铁扇公主带来的武火冲击等类似的动荡阶段后,就需要进行退火退符,进入新的修炼境界和探索,不再需要牛魔王家族的火。神秘莫测的六耳猕猴出现了。在修炼者艰苦卓绝的修炼过程中,六耳猕猴的现身,无疑意味着修炼者已然来到了一个至关重要且充满危机的危险关口,那便是六根巨震之境。这一关隘,可谓异常凶险,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尽弃。正因为如此,六耳猕猴展现出了极其强大的战斗力,它仿佛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巍峨高山,横亘在修炼者前进的道路上。六耳猕猴,不仅仅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它更象征着修炼者的各种意识,那些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杂念、欲望与困惑。只有当修炼者拥有足够的智慧、勇气和力量,才能够制服这强大的六耳猕猴。而一旦成功制服六耳猕猴,便说明修炼已经达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如同登上了一座新的高峰,眼前展现出更为广阔的风景。这一时刻,亦是修炼者从无为重新回归到有为的分界点。从无为的境界中走出,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行动力,迈向更高的修炼征程。</p>

这一阶段的出现,体现了修行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不断调整的特点,强调了修行者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以实现更高层次的提升和突破。但需要注意的是,对《西游记》中这些概念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这也正是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p>

此回故事提醒着丹道修行者,要时刻警惕内心的杂念与欲望,保持本心的纯净,以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战胜心魔,从而实现真正的修真之路。</p>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周宁魂穿到天启年间,作为一名学识浅薄、身娇体弱的小道士,原本是没什么宏图大志的。可他偏偏就遇到了臭名昭着的皇帝奶娘客氏,接着意外走上了一条另类的拯救大明之路。本文以宫廷政治为切入点,站在反派立场来考虑延续大明国祚的可行方案。
立在山峰的太阳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君弑臣:“红是我的命,君是我的姓,睡你是我命中注定。”原本完成99个世界任务的上官婉儿,准备开始度假生活!谁料在时空旅行中被撕成碎片,系统自降等级带着她来到了一个全民海岛求生世界,并绑定了一个商人系统。作为商人的第一单就是把自己售出去了,开局爆屏红色长发纹身大佬。君弑臣:“shui了,就跑?天涯海角我
猫猫爱吃番茄酱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林无道天生绝道,无法修炼,既然天地弃我,那我便噬天而行,玄幻,单女主,不玩花样,主角不圣母,智商在线
不正经的老登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就因为骂了唐三一句挂逼,温宁穿到了斗罗大陆。还多了一个系统,系统告诉她,有它在,主角的所有机遇都可以抢夺。温宁:想要冰火两仪眼系统:你的温宁:想要海神传承系统:你的温宁:修罗神神只?系统:你的温宁:我承认我之前说话有点大声,以后我就是新的挂逼。开局双生武魂,先天满魂力,被武魂殿和两大帝国争抢,温宁果断选择武魂殿,和
忧郁葡萄干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福布斯百岁大佬过完百岁寿诞当天,穿越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末三国。成为了丁原的一个叫贾秦的义子。眼看着丁原被他最为骄傲的义子吕布弑杀,而他却无能为力。好在系统出现,而且很逆天,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令人死而复生!于是丁原得以起死回生。之后,贾秦凭着麾下强悍的部队,以及便宜老父贾秦的勤奋,令各诸侯颤抖。董卓无法迁都,洛阳,
诸侯的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