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后怔了怔,缓过神后忙说道:“陛下请吩咐。”</p>
“准备一些宫廷之物,赐给吴三桂的妻妾。”</p>
周皇后想了想试探性的问:“臣妾愚钝,不知道以何名义进行赏赐,更不知赏赐多少。”</p>
“朕于三月五日封吴三桂为平西伯,按祖制应该进行封赏,你就按照内廷的规矩办。”</p>
“臣妾遵旨。”周皇后不敢继续再问,在宫女的伺候下,心事重重的开始穿衣服。</p>
等周皇后从侧门离开,崇祯才问道:“吴三桂现在何处?”</p>
王承恩在殿门外低声回答:“回陛下,一万关宁骑兵驻守在城东十里处,吴三桂带着百余名亲兵来到城下,他派人送来口信,说是按照朝廷的规矩,没有陛下的旨意不能擅自进城。”</p>
“这就是你说的兵临城下?”崇祯很是生气,“他有没有要求大军进城修整?”</p>
王承恩自知说错了话,语气更加卑微:“没有,吴三桂只是请求兵部、户部给一些粮草,以解燃眉之急。”</p>
崇祯眯着眼,对吴三桂这个人有了初步了解。</p>
历史虽然对吴三桂有记载,但那终究是历史,是经过文官们的斟酌后写下来的。</p>
而且,历史不会记载吴三桂的性格和为人。</p>
通过这件事,崇祯认为吴三桂虽然是武将,但智谋不输那些文臣。</p>
他现在的行为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谨慎。</p>
为了防止被弹劾,一切行为都按照朝廷的规矩来。</p>
只要不被抓住把柄,他就不会被降罪。</p>
思索片刻后,崇祯吩咐王承恩:“半个时辰后派人送去口信,让他进城去皇极殿等候。还有,立刻通知内阁,都察院,兵部,吏部,兵科给事中,五军都督府一同前往皇极殿议事。”</p>
“遵旨。”</p>
......</p>
皇极殿外。</p>
吴三桂心中忐忑不安。</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