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执行坚壁清野的政策时,阎应元有两个计划。 第一个计划是将部分百姓迁往居庸关内,剩下的百姓全部集中到宣府镇内。</p>
因为宣府镇这座城不并不是很大,容不下宣府几十万百姓。考虑到巨大的工作量以及运输能力,他放弃了这个计划。</p>
第二个计划是在宣府内选出几个易守难攻的城池,分别将百姓们迁过去,派信任的将领死守。</p>
最终,他选择了第二个计划,并派丰正宁继续坚守龙门卫。</p>
万万没想到,他竟然投降了。</p>
锦衣卫百户张峰正好走进来,见阎应元顿足捶胸,急忙问道:“阎大人为何如此恼怒?”</p>
阎应元甩手将塘报递给张峰,咬牙切齿道:“丰正宁不战而降,投降事小,城中的一万石粮食将成为建奴的口粮。”</p>
“如此一来,我的坚壁清野之策等于白做了!”</p>
张峰 掐指算了算,安慰道:“建奴此次出兵五六万,一万石粮食只够他们吃十几天的,影响不大。”</p>
阎应元重重的吐出一口闷气,心里稍微舒服了一点,随后问道:“商队出关了?”</p>
“是,已通过的嘉定伯的商队将一千石粮食,一千套甲胄以及盐、麻、棉等物资给蒙古喀尔喀部送了过去。”</p>
“如果对方履行承诺,他们会在一个月后会穿过察哈尔部驻地,袭扰开平卫,蒙古人称之为多伦诺尔,那里是建奴此次入关的中转地,储备了大量的粮草。”</p>
阎应元欣慰的点点头,草原就是好,没有地形的限制骑兵可以做到一天奔袭几百里!</p>
但是...</p>
守城不能靠蒙古人,而且蒙古人也靠不住。</p>
思考片刻后,阎应元吩咐道:“来人,除各城门必要守卫外,召集所有士兵和招募的守城百姓去往校场,本官有话说。”</p>
“是。”</p>
等传令兵走后,阎应元意味深长的对张峰说道:“张百户,那些卖国的商人在此地经营数十年之久,他们虽然死了,但还有余党逃匿。”</p>
“本官虽然已经派重兵把守城中储存粮草,火药,器械的仓库,以及几十处水源。但还是有被城中奸细破坏的可能,劳烦张百户和锦衣卫在城中多费费心,尽快将那些奸细一网打尽。”</p>
&lt;/p&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