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初到万历十年,主考官和同考官的资格确定屡有变更。</p>
直到万历十一年礼部才规定:江西、浙江、湖广、福建四个读书人多的省份由翰林编修、检讨任主考。</p>
其他各行省派礼部主事及六科给事中担任主考。</p>
同考官在当地选拔,要求对方是进士出身,并在朝廷任职。</p>
此次南直隶秋闱的主考官是北京礼部主事李之椿,吏科给事中吴麟微。</p>
其余四位同考官则是南京当地的官员。</p>
六个人在考场外等了两刻钟,始终不见人来。</p>
眼看距离开考的时间越来越近,李之椿心里开始发慌。</p>
他快步走到在一旁围观的南京礼部尚书黄锦面前,低声问道:“黄大人,为何不见考生入场啊?”</p>
黄锦叹了口气,同样低声回答:“有些事我没法说,一会你就知道了。”</p>
“难道...考生们会罢考?”李之椿愈发慌张起来。</p>
这是他第一次担任主考,如果发生了罢考的事,对他的前途将是一个致命打击。</p>
“怕什么来什么,你看,他们来了!”黄锦目光看向街角处,再次叹了口气。</p>
他叹息的是这些学生被人利用了。</p>
无论结果如何,这些考生的仕途都会受到影响。</p>
李之椿随着黄锦的目光看去,只见街角处走来一支十分庞大的队伍。</p>
他们身穿蓝色襕衫(秀才服),头戴黑色儒巾,浩浩荡荡的结队走向考场。</p>
一个手举檀香木牌的读书人走在最前面,其余学生则手拿高香跟在左右身后。</p>
他们步履稳健,表情悲怆,走路的同时发出阵阵哭声。</p>
“呜呜...”</p>
悲惨的哭声让附近几条街道都变得凄冷起来。</p>
与他们一起来的还有数不清围观的百姓。</p>
百姓们根本没见过这种场面,纷纷跟在他们旁边朝考场方向移动。</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