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器为了尽可能防止有人低买高卖,又因为人员众多不好辨认的缘故,把责任划分到里长身上。 凡购低价粮需要里长带领购买。</p>
大明朝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按照每户每月二石的标准,每个里长每月带领百姓购粮上限为二百二十石。</p>
可以少,不能超。</p>
责任划分到人!</p>
出了问题找里长,里长有问题找县衙!</p>
在这种策略的帮助下,购粮场面虽然看似很乱,但井井有条!</p>
连续售卖三天后。</p>
由于只有一个售卖点,导致买粮速度很慢,排队购粮的百姓越来越多。</p>
曹化淳不但没着急,反而松了口气。</p>
他只有四十万石粮食,卖的越快,暴露的越早,对他越不利。</p>
反之卖的越慢,对他越有利!</p>
打赢这场仗的关键是逼迫粮商们降价。</p>
他坚持的越久,粮商降价的概率越大!</p>
西安府卖粮的同时,商队简开始将粮食运往其他府、州、县。</p>
到达各地的时间虽然不同,但不到一个月时间,整个陕西的百姓都吃上了低价粮。</p>
在低价粮的冲击下,各地的高价粮纷纷滞销。</p>
随着时间推移,屯粮的商户和士绅挺不住了。</p>
尤其是那些中小粮商,他们怕粮价崩盘导致自己血本无归,所以纷纷在第一时间调低价格进行兜售。</p>
粮价暴跌的情况开始蔓延,扩散。</p>
“来瞧一瞧看一看了啊!”</p>
“今日粮价二两银子或两千文一石,和官粮一个价!”</p>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p>
西安府一间粮铺外,店里的伙计扯着嗓子朝过往的行人大喊。</p>
行人听闻纷纷驻足,在伙计的引导下走进店铺查看粮食的质量。</p>
片刻后,行人们骂骂咧咧的走了出来。</p>
“就这破玩意还敢买两千文一石?是李闯贼给你的勇气吧?”</p>
“可说是呢,官粮都是军粮标准的上等米,卖两千文一石是有所值!这儿的米连中等米都算不上,两千文谁买啊!”</p>
&lt;/p&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