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也太欺负人了,用一千八百文的价格买咱们的粮,然后以一千八百文的价格转手卖给百姓。百姓们只认朝廷的粮,不认咱们的粮。” “这件事不能怪百姓,毕竟第一批平抑粮价的官粮质量太高了,百姓无不追捧!”</p>
“事是那么回事,可现实是朝廷的粮卖一千八百文,咱们的粮最多只能卖到一千七百五十文!”</p>
“想卖粮就得跟着降价,降还是不降?”</p>
“要我说啊,不降!等朝廷的粮卖完了,咱们的粮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有人提议。</p>
“别做梦了,你知道朝廷现在有多少粮吗?”</p>
“多少?”</p>
“据府衙的差役说,朝廷此番至少囤积了八十万石粮食!按照目前售粮的速度,可以卖到夏粮上市。”</p>
“这....”</p>
商人们说不出话来了。</p>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等新粮上市,他们手中的旧粮将进一步贬值。</p>
损失也将进一步加剧!</p>
粮商难受,屯粮的士绅比他们还难受。</p>
士绅屯粮的本意是把银子换成粮食,以应对银子兑换铜钱的贬值。</p>
现在可倒好...</p>
粮食比银子贬值的速度不但非常快,幅度还很大。</p>
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内。</p>
同样一石粮,已经从最高点的三两降到了一两八!</p>
也就是说,他们囤积的粮食不但没有升值,还缩水了四成。</p>
如果继续坐视粮价下跌,那么他们将会遭遇的损失只能用前所未有来形容。</p>
形势所迫下,屯粮的士绅们聚在一起商议对策。</p>
“诸位,”一个士绅咬着牙说道:“朝廷故意用低价官粮打压陕西粮价,咱们得想个办法啊!”</p>
“办法无非两个,”另一个士绅说道:“一,跟着降价,用最快的速度把粮食换成钱,届时无论粮价跌成什么样,都与咱们无关。”</p>
&lt;/p&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