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户部尚书兼内阁阁臣谢三宾很忙。</p>
他既负责江南的货币改制,也负责江南巡盐。</p>
同时在酝酿纲盐法的改革。</p>
这还没完。</p>
筹备辽东打仗所需的钱粮物资时,也有他的身影。</p>
一时间,谢三宾成了朝堂上的红人。</p>
经过锦衣卫的传播,谢三宾成了大明朝的红人!</p>
其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内阁首辅范景文。</p>
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大明皇帝崇祯。</p>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借谢三宾的手扇东林党和士绅阶级的嘴巴子。</p>
不过在此之前。</p>
他要先借王永吉的手扇建奴嘴巴子,拿回宁远。</p>
王永吉没有辜负崇祯的期待,每天都围绕宁远城扇建奴嘴巴子。</p>
随着步步为营策略的实施,王永吉扇建奴嘴巴的频率越来越高。</p>
崇祯二十三年七月十四。</p>
王永吉从睡梦中苏醒。</p>
由于压力太大,所以他的睡眠时间很少。</p>
睡醒后的第一件事是洗脸,随后熟练地点燃一支烟开始抽个不停。</p>
不只是他,平辽大军许多将领和士兵都养成了吸烟的习惯。</p>
朝廷给他们发军饷,他们拿出一部分买烟。</p>
烟出自崇祯的内廷。</p>
这些钱最终也进入内廷,成了崇祯的私钱。</p>
仗打的越激烈,烟卖的越多越快。</p>
内帑的钱越多,崇祯的底气越足。</p>
王永吉站在军帐外抽完最后一口烟,抬头看向远方。</p>
外面的天还未亮,火头兵像往常一样点燃柴火开始做饭。</p>
袅袅的炊烟腾空而起,与清晨的薄雾融为一体。</p>
不等饭做好,有探马来报:“总督大人,建奴那边有情况。”</p>
“什么情况?”王永吉顿时醒了盹。</p>
“右翼贺锦汇报说建奴昨夜只挖了一道壕沟,在此之前,他们每天至少都会挖两道甚至三道壕沟。”探马回答。</p>
不等王永吉消化完这些内容,又一个探马来报:“总督大人,左翼吴三桂汇报说建奴似乎往藏龙山增兵了。”</p>
“何以见得?”</p>
“关宁军每天都会记录藏龙山上八旗兵做饭时篝火的数量,今天早晨比之昨天早晨多了将近三成。”探马回答。</p>
王永吉使劲皱眉:“向藏龙山增兵?”</p>
撤兵?</p>
还是反攻?</p>
“召集中军将领帐内议事!”王永吉深吸一口气,迈着大步走回中军帐。</p>
左右两翼距离中军太远,往返不便。</p>
一般紧急军情开会不会让他们参与过程,只告诉他们结果即可。</p>
片刻后众将到齐,王永吉将地图摆在众人面前说道:“建奴昨夜只在我军右翼前挖了一道壕沟。”</p>
“吴三桂说建奴向藏龙山增兵了,意图不明。”</p>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纷纷发表意见。</p>
有人认为建奴要在上游反攻。</p>
毕竟宁远河下游的战事已经陷入胶着之中,很难从这里找到突破口,唯有换个地方才能破局。 挖一道壕沟是因为兵力被撤往上游,或者为是后续的大战做准备积攒体力。</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