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相视一笑,彼此间的默契与信任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路将更加艰难,但只要有这份兄弟情谊和共同的目标支撑,便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p>
随后,他们步入大帐,召集了各自的将领和谋士,共同商讨接下来的战略部署。帐内灯火通明,气氛热烈而紧张,每个人都清楚,这场战争远未结束,他们需要做的,是尽快从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中抽离出来,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周密的计划,迎接接下来的挑战。</p>
神国时间6年3月16日,夜幕笼罩着大地,一片静谧之中,却有一支庞大的军队正匆匆行进在路上。这支军队正是由张宝和张梁两兄弟所率领的四十万大军。他们神色凝重,步伐匆忙,马不停蹄地朝着济北国撤退。</p>
一路上,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前行,尽量不发出太大的声响。张宝和张梁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他们深知此次撤退的重要性,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p>
除了军队之外,还有众多的百姓跟随着他们一同迁徙。这些百姓拖家带口,带着自己仅有的一些财物和生活用品,艰难地行走在队伍中间。张宝和张梁命令手下的将士要尽可能地照顾好这些百姓,保障他们的安全。</p>
为了补充军需物资,大军沿途不断收集各种物资。无论是粮食、草料还是武器装备,只要有用的东西都被搜罗一空。同时,他们还利用对地形的熟悉,选择有利的地势作为休息点和防御阵地,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追兵。</p>
经过数日的艰苦跋涉,终于抵达了济北国。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一个理想的防守之地。张宝和张梁立刻下令让大军安营扎寨,并组织士兵修筑工事,加强城防。</p>
站在城头之上,望着远处的山峦起伏,张宝心中感慨万千:“此次撤退虽然仓促,但只要我们能坚守住这济北国,就一定能够东山再起!”而一旁的张梁也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没错,大哥,我们定不会辜负众将士和百姓的期望!”</p>
神国时间6年3月18日,春风虽已至,但空气中仍弥漫着一丝寒意,大地似乎还沉浸在冬日的余韵之中。袁绍、袁术与曹操,这三位当世豪杰,率领着七十二万大军,如同一条巨龙般蜿蜒前行,沿着黄巾军撤退时留下的痕迹,步步紧逼。</p>
“兄长,你看这沿途景象,真是荒凉至极。”袁术策马与袁绍并肩而行,目光所及之处,尽是荒芜的田野和废弃的村落,曾经的繁华与生机仿佛一夜之间被战火吞噬。</p>
袁绍沉着脸,目光深邃:“黄巾之乱,祸及苍生,吾等此行,定要将其彻底铲除,还天下一个太平。”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激励着周围的将士们。</p>
曹操则在一旁静静观察,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粮草补给乃大军之命脉,如今沿途荒凉,物资匮乏,若不能及时得到补充,恐对士气不利。”他的话语冷静而客观,直指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p>
袁绍闻言,点了点头:“孟德所言极是,我已命人速回后方,调集粮草辎重,务必确保大军所需。在此期间,我等需谨慎行事,不可轻举妄动。”</p>
袁术也表示赞同:“兄长所言甚是,我们且先在此地扎营,一来可以休整兵马,二来也可等待后方补给。待一切准备就绪,再一举攻破黄巾军的防御阵地。”</p>
于是,大军在济北国附近的一片开阔地驻扎下来。营地内,士兵们忙碌着搭建帐篷、生火做饭,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的士气依然高昂。袁绍、袁术与曹操则聚在一起,商讨着接下来的作战计划。</p>
“黄巾军的防御阵地坚固异常,若强行攻打,必会损失惨重。”曹操分析道,“我们需先探明其虚实,再制定策略。”</p>
袁绍点头同意:“我意已决,明日便派出一支精锐小队,潜入敌营探查情报。待掌握足够的信息后,我们再决定是强攻还是智取。”</p>
袁术也表示支持:“兄长与孟德言之有理,我等需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早日平定黄巾之乱,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p>
夜色渐浓,营地内灯火通明,将士们围坐在火堆旁,或低声交谈,或闭目养神,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养精蓄锐。</p>
喜欢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请大家收藏:()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