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剑秋心中不由一震,眉宇间闪过一丝讶异。</p>
“川蜀之地,千山万水之遥,二位能跋山涉水至此实乃不易,</p>
只是……若真有冤情待雪,理应求助于地方官吏或是刑部衙门,而非镇抚司,两位,此事并非我管辖之内,实属爱莫能助。”</p>
那苦命人眼眶干涸,泪光难觅,似乎是想起了当日所受之苦,想来也是忍不住唉声叹气。</p>
“大人,您或许有所不知,若乡间父母官能为我等主持公道,我等又何须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至此?</p>
吾乡先是被洪水肆虐,而后又是连年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百姓的生活,真真是苦到了极处!!”</p>
提及此事,他语气中满是无奈与愤懑,“朝廷曾遣下一品都督同知崔应元大人前来赈济灾民,我等百姓初闻此讯,心中尚存一丝希望,</p>
谁知这崔大人非但未将我等死活放在心上,反而变本加厉,克扣赈灾银两,以权谋私,欺压乡里,强男霸女,不知多少百姓在饥饿与绝望中苦苦挣扎!</p>
我们实在走投无路,才千里迢迢来到京城,求大人为我们做主啊!”</p>
一番话,字字泣血,句句锥心,将那段岁月的苦难与不公说得是淋漓尽致。</p>
正说着,那人狠狠地朝着唐剑秋磕了一个响头,内心有着难以名状的酸楚与悲愤。</p>
旁边另一人眼见此景,连忙跟声附和,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恳切:</p>
“大人明鉴,我等一路颠沛流离,餐风饮露,历尽艰辛,只为寻求个公道,望大人能洞察秋毫,为我们这些苦难的百姓做主啊!”</p>
唐剑秋听后,心中不由为之一凛。</p>
他虽置身京城繁华,但对于川蜀的灾情也有所耳闻。</p>
只是,他未曾料到,灾情竟如此严重,更没想到朝廷派去的赈灾官员竟会如此贪婪无度,甚至置百姓生死于不顾!真是该死!</p>
他深吸一口气,极力让自己保持平静:“你们可知,这崔应元大人乃朝中重臣,我不过区区镇抚司一员,此事牵涉之广,恐难以插手此事。”</p>
此言一出,二人面上的微光倏忽间黯淡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难以名状的失落与绝望。</p>
这时,其中一人情绪激动,将矛头直指唐剑秋,他愤愤不平地吼道:</p>
“早年间,我等便耳闻唐大人之名,百姓赞您为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是不可多得的好官,可如今看来也非全然!”</p>
另一人见状连忙伸手轻扯身旁同伴的衣袖,眼神中满是劝阻之意,可如今话已说出口,无法弥补,只得从中补上一句:</p>
“大人,难道您也跟那些贪官一样,对百姓的疾苦视而不见吗?”</p>
唐剑秋心弦震颤,仅瞥见他们枯黄消瘦的面容,便足以想见生活之重压何等煎熬。</p>
“你们误会了,非是我心硬如铁,不愿为尔等申冤,只是此事牵涉甚广,非我一人之力所能及,但请二位放心,我唐剑秋定当尽力而为,</p>
话说回来,你们此行可曾备有状纸,详陈冤情。”</p>
言罢,二人眼中重又闪烁起希望的微光,他们连连叩首致谢,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多谢大人!多谢大人!”</p>
在那之后,两位命运多舛的苦命人,似乎是迫不及待地从衣襟深处掏出一叠厚厚的状纸。</p>
唐剑秋初时一愣,目光在那堆积如山的状纸上停留了片刻,随即猛地睁大了双眼。</p>
喜欢大明镇抚使请大家收藏:()大明镇抚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