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皇:柴荣

第6章 入承帝位路五

“你有了好辅弼,我死也瞑目了。”郭威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后世的期望和信任。他相信,在柴荣和范质、王溥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国家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他,也可以安心地闭上眼睛,去追寻那片属于他的宁静和安详。</p>

郭威的这番话不仅表达了他对人才的重视,更体现了他作为一国之君的远见卓识和宽广胸怀。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各方人才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在他的心中,范质和王溥就是这样的人才,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将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p>

当晚(壬辰日),郭威在汴京宫中的滋德殿离世,享年五十一岁。他的离世,让整个大周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四月乙巳日(5月6日),郭威被葬于嵩陵,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他的陵墓正如他生前所愿,简朴而庄重,静静地矗立在这片土地上,诉说着这位伟大君主的传奇一生。</p>

春寒尚未消退,冰冷的空气中还弥漫着冬天的气息,仿佛连大地都在为即将发生的大事而颤抖。在这样的时节,一代雄主,伟大的帝王郭威,在多年的辛勤治理与征战后,他的生命终究无法抵抗岁月的侵蚀,逐渐走向了尽头。他的离世,对于整个王朝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如同山崩地裂,震撼着每一个臣民的内心。</p>

然而,在这关键的时刻,朝中的大臣们却选择了秘不发丧。他们深知,郭威的离世对于整个王朝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必将引起朝野的动荡,甚至可能引发一场无法预料的危机。因此,他们决定暂时隐瞒这个消息,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向外界公布。</p>

就在郭威驾崩后的,十三岁已深研《尚书》奥义,更兼设帐授徒,传道解惑。二十三载春秋,范质一举中得进士,初任忠武军节度推官,旋而擢升为封丘县令,政绩斐然。后晋年间,他以卓越的文采深得宰相桑维翰之青睐,被举荐为监察御史,仕途坦荡。</p>

天福四年,桑维翰外放相州节度使,范质随行任要职。至开运元年,桑维翰再度拜相,范质亦随之晋升为主客员外郎,后更入翰林,为学士之尊。后汉初立,他再获加封,兼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位高权重。乾元年八月,枢密使郭威挥师平叛,特遣范质为使,以彰其才。次年冬月,郭威挥师入京,于民间偶遇范质,旋即奏请朝廷,委以兵部侍郎、枢密副使之重任。</p>

及至后周建立,范质更是位极人臣,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并兼集贤殿大学士,参知枢密院事,一时风头无两。宋太祖登基后,更是对范质委以重任,拜为司徒,兼侍中、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荣耀至极。</p>

范质不仅政治才能出众,更兼法律造诣深厚。鉴于当时律法条文繁芜,量刑标准不一,易为奸吏所乘,他毅然决然地对律法进行修订,着成《刑统》三十卷,此为中国首部韵文律书,影响深远。此外,他还着有《五代通录》等史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乾德二年九月,范质与世长辞,享年五十四岁,其一生功业与才情,为后世所铭记。</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相关人物介绍:王溥</p>

王溥(922年-982年),字齐物,五代祁县人。五代至宋政治家、史学家。</p>

王溥自幼好学,手不释卷。后汉乾佑二年(949年),举进士甲科为状元,授秘书郎。周太祖郭威时任枢密副使、枢密使,率军平河中叛乱,辟为幕僚。郭威称帝后。广顺四年(954年),王溥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同年,柴荣即位,改元显德。北汉军乘危出兵攻后周,王溥不顾大官僚冯道等人反对,积极支持周世宗亲自率军迎战北汉,取得大捷。显德四年(957年),世宗南征胜利,挥师西征,王溥举荐向拱为将帅,再次取得胜利。王溥被加授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与宰相范质并参知枢密院事。宋朝开国,王溥进位司空。乾德二年(964年),王溥罢相,改太子太保。乾德五年(967年),加太子太傅。开宝二年(969年),迁太子太师。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封祁国公。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八月,病逝。</p>

王溥酷好学,手不释卷,学识渊博,主持修成《唐会要》一百卷,编成《五代会要》三十卷,是记述唐和五代时期国家典章制度、田徭赋税以及有关天文、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料汇编,为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发展了“会要”这一史书的新体例,其他着述收入《王溥集》二十卷和《翰林酬唱集》一卷,均散佚。</p>

人物评价</p>

郭威,生于乱世烽烟之中,自幼浸润于军旅生涯,练就一身勇武,性格豪爽且重情重义。他粗通兵法,擅长体恤将士,凭借赫赫军功逐步攀升至枢密使之尊位。最终,他以坚实的军事实力为基石,推翻了后汉政权,自立为王,成为五代时期军人专权现象的典型代表。郭威在位期间,积极倡导节俭之风,对贪官污吏施以重惩,严禁军队侵扰百姓,实施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自唐末以来北方社会的极度混乱状态,引领其逐步迈向安定与繁荣。在他的英明治理下,中国长期分裂战乱的局面开始出现转机,国家逐渐走向统一,民众生活改善,国力日渐强盛,为后来周世宗柴荣及宋太祖赵匡胤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郭威对亡妻情深意重,在其逝世后,他选择终身不立皇后,既是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也是对养子柴荣非凡才能的充分认可。这一打破常规的传位之举,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而历史也证明了这一选择的深远意义与正确性。</p>

历代评价</p>

薛居正评述道:“周太祖于微末之时,声名不显,直至西定蒲阪,北镇邺城,方显其统御之才,英豪之气概。时值汉室衰微,天命所归,他率雄师荡涤神京,虽过程中或有遗憾,终登帝位,弘扬皇道。数月间,弊政尽除,逾年后,民心归服。其迁善之速,实乃应变无穷之体现。故鲁地逆贼闻风丧胆,并州余孽苟延残喘。临终之际,尚嘱薄葬,其勤俭之德,贯穿始终,令人称颂。虽在位时间不长,然奠基之功,实不可没。然二王遭诛之事,议者多讥其未能驾驭权臣,过于猜忌狠辣,或正因如此,国祚未长。”</p>

赵光义则言:“周太祖行事多权谋诡诈,以胥吏之身份,窥伺帝位,此等行径,岂能长久享有国祚?”</p>

王夫之则评价道:“司马昭、郭威虽属逆臣,然其行较之朱温之残暴,尚有可恕之处,毕竟能以理相争,非全然不可教化之徒。”</p>

范文澜则称赞道:“周太祖对沙陀人野蛮统治的革新,无疑为战乱与暴政下的民众带来了一线曙光,使民众在绝望中重燃希望之火。”</p>

喜欢乱世枭皇:柴荣请大家收藏:()乱世枭皇:柴荣。</p>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周宁魂穿到天启年间,作为一名学识浅薄、身娇体弱的小道士,原本是没什么宏图大志的。可他偏偏就遇到了臭名昭着的皇帝奶娘客氏,接着意外走上了一条另类的拯救大明之路。本文以宫廷政治为切入点,站在反派立场来考虑延续大明国祚的可行方案。
立在山峰的太阳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君弑臣:“红是我的命,君是我的姓,睡你是我命中注定。”原本完成99个世界任务的上官婉儿,准备开始度假生活!谁料在时空旅行中被撕成碎片,系统自降等级带着她来到了一个全民海岛求生世界,并绑定了一个商人系统。作为商人的第一单就是把自己售出去了,开局爆屏红色长发纹身大佬。君弑臣:“shui了,就跑?天涯海角我
猫猫爱吃番茄酱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林无道天生绝道,无法修炼,既然天地弃我,那我便噬天而行,玄幻,单女主,不玩花样,主角不圣母,智商在线
不正经的老登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就因为骂了唐三一句挂逼,温宁穿到了斗罗大陆。还多了一个系统,系统告诉她,有它在,主角的所有机遇都可以抢夺。温宁:想要冰火两仪眼系统:你的温宁:想要海神传承系统:你的温宁:修罗神神只?系统:你的温宁:我承认我之前说话有点大声,以后我就是新的挂逼。开局双生武魂,先天满魂力,被武魂殿和两大帝国争抢,温宁果断选择武魂殿,和
忧郁葡萄干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福布斯百岁大佬过完百岁寿诞当天,穿越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末三国。成为了丁原的一个叫贾秦的义子。眼看着丁原被他最为骄傲的义子吕布弑杀,而他却无能为力。好在系统出现,而且很逆天,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令人死而复生!于是丁原得以起死回生。之后,贾秦凭着麾下强悍的部队,以及便宜老父贾秦的勤奋,令各诸侯颤抖。董卓无法迁都,洛阳,
诸侯的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