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就给家人吃最好的,元盛直接买了二十斤上好的白米,花了四百文。</p>
买了两斤菜籽油,花了一百文。</p>
买了一斤盐,花了三十文。</p>
这次逛粮店,元盛又发现了商机。这个时代没有花生油,后续可以开发这个品种。</p>
这个时代的食盐是粗盐,吃起来有点点苦味,他可以将食盐提纯。</p>
虽然他不能直接买卖食盐,但是可以用在卤肉里,为自己的秘方又增加了一层保障。</p>
最关键的是,他的父母,他的媳妇,还有他自己要吃。有条件当然要给最爱的家人吃最好的盐。</p>
元盛心中记下。</p>
……</p>
张青书这次从书院回来,主要和家人商议是否进修的事,去布庄买布做新襕衫也是为了此事。</p>
据私塾先生说,有位曾中同进士的名师,三个月后要来冀州府游学,这位名师是他密友的同乡。</p>
如果私塾的学生能凑够三百两的束修,他兴许能将大儒请到私塾讲学一个月。</p>
对于学子们来说,这是天大的机会。经名师教导一个月,不但考上秀才的机率高了,以后考举人都有机会。</p>
但每位学生要出三十两银子的束修。</p>
这笔钱对于镇上的富户来说不算什么,是一笔不痛不痒的小钱,但对于张青书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钱。</p>
毕竟他目前上的私塾,一年的束修也只要十两银子。</p>
普通农户,劳作一年也只能存上三四两银子。</p>
他家有四十亩地,在山后村都是富豪的存在,存银也不过六七十两。</p>
张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商讨这件事。</p>
“没什么好商量的,这钱必须出。不是有句古话嘛,听君一些话,胜读十年书。这是咱青书的机会!”张文很果断。</p>
“爹,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p>
张文打了一下自己的嘴,“看,这就是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我青书优秀啊!”</p>
张青书两个哥哥没说不同意,他们听爹的。两个媳妇儿有点不乐意。</p>
小叔子每年束修,笔墨纸砚,买书等等,一年花下来至少二十两银子。</p>
他不能为家里干活不说,还把家里的钱都花了,张家一年赚不少,但他们其他人都过的紧紧巴巴的,一年吃不上两顿肉,一块肉皮反复擦锅,过的比人家穷的还要节俭。</p>
更何况,他们的孩子也越来越大了,读书就别想了,就是以后娶媳妇嫁人都得准备彩礼和嫁妆呢。</p>
往年每年花二十两就算了,今年再花三十两,岂不是要花五十两,一家人苦干一年,勒紧裤腰带省钱,也就存个二十两。剩下的三十两,完全花存银。</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