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隆一边大口吃着,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哪里是过得去,简直是鲜得让人停不下来!对了小少爷,你打听码头的事情,是想在那里卖这个吗?”他指了指手中的羊肉。</p>
苏油摇了摇头,笑道:“虽然也是发卖,但不是这个。这个天气还早了点,得等到冬天才行。”</p>
陈田闻言也笑了起来:“是啊,冬天里来上一碗这样的羊肉汤,那才叫一个舒坦。不过话说回来,你那口大锅可真是个宝贝,比军中的大锅还厉害!”</p>
苏油这才想起自己还担心着大锅的安全问题:“对了对了,这口大锅现在可不便宜,放在城门口的义棚里没问题吧?”</p>
陈田拍了拍胸脯,保证道:“小少爷放心好了,城门口是防务重点,有我们俩在这里守着,没人敢来捣乱。至于那豆粕嘛,你就更不用担心了。虽然它是饲料,但在我们眼里,它也是宝贝。我们会好好看着它,不让任何人打它的主意。”</p>
说完,三人相视而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并肩作战的岁月。 在那个物价低廉得令人咋舌的年代,苏油随意一逛,竟意外发现了几百斤实惠至极的物资,恰似及时雨般降临,因为他家那蜂窝煤的库存正捉襟见肘。</p>
眼见着冬日取暖的“小太阳”即将熄灭,他心生一计,决定动员张麒一行人,将这份意外的宝藏转化为温暖之源,续接起家中那永不熄灭的温馨火光。</p>
唤来张藻、拴住、张散,还有那心思细腻的勾平,一番井然有序的账务清算后,苏油与那位忠诚可靠的老军并肩,踏上了归城的黄昏小径,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仿佛也在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故事。</p>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苏油与程文应在一家古色古香的食肆内推杯换盏,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那个令人振奋的项目——瓷码印书。程文应眼中闪烁着得意之光,犹如魔术师般轻挥衣袖,管家便捧来了两册神秘的书籍:“贤侄,瞧瞧,这便是咱们的心血结晶!”</p>
书页轻轻翻开,竟是杜甫那深沉而隽永的诗篇,但更令苏油讶异的是,这书页竟是双面印刷,他惊喜交加,仿佛发现了新大陆:“油墨技术,真的成功了?!”</p>
程文应的笑声爽朗如风:“自然,韩师傅对你的敬仰之情,简直要溢于言表了!”</p>
苏油轻笑,以轻松的口吻解释道:“这其实就像是调配一桌盛宴,各种食材与调料,总得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最佳搭配。咱们解决了粉料细腻度这一难关后,其余的不过是按部就班,将‘颜料’、‘连接剂’、‘增稠剂’、‘防结剂’、‘防反印剂’以及‘增滑剂’这些角色一一确定,再像调配秘方一样,一点点试验,直至完美。”</p>
说到这里,他突然话锋一转,拿起书仔细端详,笑道:“姻伯,您这是在考我呢,这本《杜工部集》显然非出自那批瓷码之手。”</p>
程文应笑得像个顽童:“我就是想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成了无所不知的‘神算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