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幽深的酒厂深处,淡酒并非仅仅扮演着配角,它们如同智慧的使者,在完成初次使命后,被巧妙地用于滋养新生的酒糟,仿佛在为下一代佳酿铺设黄金之路,不仅提升了出酒的效率,更让酒的醇厚度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举个例子,就像是老艺术家的经验,被细心地传授给了年轻学徒,让技艺在传承中绽放新的光彩。</p>
苏油,这位酒厂的灵魂人物,眼见工人们已如行云流水般操作自如,便带着几分醉意的工头,踏入了那个被神秘光环笼罩的曲房。曲房的入口,宛如一道通往另一世界的门户,一块古朴的标牌赫然在目:“非请勿入,秘境重地”。这里,是酒的摇篮,也是微生物的乐园。</p>
踏入这片圣地,首先要经过一番“洗礼”。工人们需换上特制的青麻大褂,那衣料仿佛能吸收一切尘埃,口罩也是同样的材质,严密地守护着呼吸的纯净。脚下的油靴,每一步都踏在石灰水大木盘中,发出“吱吱”的声响,那是消毒的乐章,也是进入圣洁的仪式。</p>
房间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与消毒水的清新,仿佛每一处空间都被提萃的烈酒细细抚摸过,连空气都醉了几分。所有工具与器具,无一不经过高温的洗礼,开水的冲刷,确保每一寸都洁净无瑕。</p>
在大宋,小曲的制造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原料多为糯米或粳米,先以蓼叶或蛇麻花浸泡,取其精华,拌入米粉,揉合成团,再依赖自然的恩赐,慢慢养成曲种。然而,这份依赖自然的馈赠,却也隐藏着危机——酒曲的微生物来源不可控,酒质难以稳定,如同风中飘摇的烛火。</p>
苏油,这位敢于创新的智者,决定打破常规,将药水法制曲改良为药粉法,一场革命悄然上演。他精选陈年酒曲,配以清水、米粉与辣蓼草末,经过精心的拌料、压实、切块、滚角,最后,用一种近乎艺术的手法——“滚汤圆”,让新曲团在陈曲粉末中轻轻滚动,如同新生儿被赋予了生命之光。</p>
这陈曲末,是无数根霉孢子的宝库,它们将在新曲团上迅速繁殖,成为主宰味道的关键。</p>
这一变革,意味着苏油能够主动筛选优质的陈曲作为种子,如同农夫精选良种,淘汰劣质,年复一年,通过人工选育与自然淘汰,那些最优质的微生物菌群,如同被时间精心雕琢的宝石,被保留了下来。</p>
接下来的培养,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旅程。曲团首先被安置在温暖的缸中,享受着恒温的呵护,直至菌丝丰满而稳定;</p>
随后,它们被移至匾箩,让菌丝在空气的滋养下更加茁壮,这一过程,如同孩童的成长,需要不断的换匾、并匾,直至最后,它们被装入箩筐,进入后期培养,等待着最终的蜕变。</p>
在这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过程中,每一滴酒,都承载着苏油与工人们的心血与智慧,它们不仅仅是饮品,更是艺术的结晶,是对古老技艺的一次大胆创新与致敬。</p>
最终,那些精心培育的曲料在秋阳的温柔抚摸下,渐渐褪去了水分,化身为一颗颗圆润小巧的“时光曲丸”。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晾晒,而是苏油与工头亲自上阵,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的艺术。</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