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朱元璋做事情向来都是雷厉风行的。</p>
在得到朱标和朱樉汇报的。</p>
为子孙后代开辟一个更有实际作用的务实学风。</p>
不拘一格降人才!</p>
“如果是杨卿的话,他会出什么样的题目呢?”朱标不由得开始代入杨宪。</p>
于此同时他脑海中想起了杨宪的一句话,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招什么样的人才。</p>
朱标灵光一闪,下笔如飞。</p>
出好考题后。</p>
朱标亲自带着考题,去太和殿面见朱元璋。</p>
在这一点上,他们父子都是一个做事风格,那就是效率为先。</p>
“父皇,儿臣的考题已经出好了。”朱标走入殿中,躬身禀告道。</p>
“哦?拿给咱瞧瞧。”</p>
朱元璋眉头一挑。</p>
抬起头,放下了批阅奏折的右手。</p>
此次将太子朱标设为主考官,已经是破了先例,好在无论是他,还是朱标自身,在朝廷中威严都是独一份的。</p>
这才压下了其他所有声音。</p>
朱元璋也很好奇,朱标究竟会出一些什么样的考题。</p>
朱元璋接过朱标递过来的考题,认真看了起来,很快皱起了眉头。</p>
看着自己父皇的样子,说实话,朱标心里头还是有那么一丝忐忑的,因为当时他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这才劝说朱元璋放弃四书五经的考核方式。因此对于朱元璋是否真的会接受这些考题,他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p>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只见朱元璋眉头慢慢舒展开来,最后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哈哈笑道。</p>
“不愧是咱的好大儿,这次会试考题就按照你这个来吧。”</p>
朱标出的题目,和过去科举已经有了本质区别。</p>
可以想象,到时候科举题目一出,一定会有大量非议的声音。</p>
不过既然已经做好了科举改革的准备,那么这又算得了什么。</p>
这就是洪武大帝的魄力。</p>
喜欢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请大家收藏:()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