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165章 要治水先救民(五千字章)

常风震惊了:「为了有银可贪,他们竟敢制造水患?这不是拿百姓的命换银子嘛?」

刘秉义道:「河道官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文官吃」

常风接话:「文官吃草,武官吃土。」

刘秉义惊讶:「你也知道这话?」

常风答:「白部堂今日跟我说的。」

刘秉义道:「反正啊。以你的性子,去了山东一准会大开杀戒。」

这倒提醒了常风。此行山东,一定要带上钱宁。杀人出风头的事,还是让他去办。

钱宁办事十分利落。两日之后,一百多名账房先生来到了北镇抚司。

这些人个个喜上眉梢。钱宁已经跟他们说了,让他们进锦衣卫当差。

常风在值房接见了这批人。

常风道:「诸位。我准备在北司内设置司账百户所。可锦衣卫的袍泽们玩刀是行家里手。拨算盘珠子是外行。」

「所以把你们请来了。司账百户所的员额,宫里还未批下来。你们先随我去趟山东公干。每人都领校尉饷银。」

一众管账先生无不欢欣鼓舞。

就在此时,钦差刘大夏走了进来。

常风让一众管账先生下去,又让人给刘大夏上了茶。

刘大夏问:「准备的怎么样?咱们明日出京如何?」

常风当即应允:「好。此番办差,还请刘都院照应。」

刘大夏去山东,挂的是右副都御史衔。故常风称他为「刘都院」。

刘大夏道:「是你好好照应我才对。你要是能把朝廷拨下来的五十万两治河银看牢了,治河就成功了一半!」

常风问:「朝廷这次拨了五十万两?」

刘大夏点点头:「皇上很重视水利。昨日乾清宫面君,皇上说不够还可以递折子追加。」

常风道:「刘都院放心。我一定替您,替

朝廷看牢治河银。」

翌日,钦差车驾出京。古代治水很像打仗。故众人出京走的是安定门,图个吉利。

一路南行,十日后众人到达了黄河决口处,东昌府阳谷县境内。

张秋堤就位于阳谷县境。

刘大夏跟常风商量,先换上便服,视察水情。省得当地官府只给他们看想让他们看到的。

不微服私访不要紧。一微服私访,常风跟刘大夏傻眼了!

此番他们入鲁的皇差是治河,而非赈灾。

赈灾之事,是当地官府负责的。

两年零四个月之前,弘治帝下旨地方官府囤粮。为的就是应对这种灾荒年景。

照理说,那年地方官狠狠剥削了百姓一把,肥私的同时,官仓也都填得满满当当。

阳谷县应该有充足的粮食赈灾。

但是,常风和刘大夏一路巡查,看到的是饿殍遍地,野狗啃尸。

在阳谷县安乐乡的野地里,常风看到十几个灾民正在围着一口大锅。

众人走了过去。

常风问灾民:「这锅里煮的什么啊?」

灾民的回答让常风震惊:「煮的米肉。你想吃,得拿粮换。」

常风掀开了锅盖。

灾民连忙道:「快盖上!好容易找了这点干柴煮肉,别跑了热气!」

刘大夏等人看后,也呕吐不止。

常风他们都是京城里当官领饷的,没挨过饿。

可灾民们却x已为常。

常风大怒道:「大明律,立斩!我们是官府的!来啊,都给我拿下!」

灾民竟理直气壮的说:「凭什么拿我?」

以前常风只在书本上见过。这回竟亲眼得见。

刘大夏吩咐道:「别拿他们了。他们也是想求个活路。不然他儿子就白被换走了。」

刘大夏问灾民:「你们受了灾,官府没开粥棚赈济么?」

灾民答:「县城里有六个粥棚。煮的都是香喷喷的麦饭。可官府根本不让城外灾民入城!」

常风插话:「那城外各乡呢?就没有粥棚?」

灾民答:「安乐乡有三个粥棚。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常风等人来到了安乐乡的乡治所。

乡治所果然有三个粥棚,每个粥棚支着两口大锅。大锅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可是,手拿破碗排队等候施粥的百姓足有数千!

常风和随行的力士们始终身强体建。强行挤开身体虚弱的百姓们,来到了粥棚里。

只见一个乡里粮丁,用手抓起一把麦子,丢进了大锅之中。

一把麦子煮一大锅!这施的哪里是粥?分明是水!

常风抓住了粮丁的手:「这锅水能救人命嘛?」

粮丁大怒:「你是什么人?胆敢在粥场滋事?」

常风亮出了腰牌:「我是钦差副使,让负责安乐乡粥棚的粮长滚过来!」

不多时,安乐乡的粮长忙不迭的跑到了常风等人面前。

粮长跪地磕头:「小的给钦差老爷们磕头。」

「嘭!」常风一脚踹在了他的脸上!

粮长疼得龇牙咧嘴,但还是爬起来,跪在常风面前不住的磕头。

常风怒道:「你就煮这种清得能照清人影的东西给灾民吃?信不信我把你剥光扔了锅里,煮成米肉给灾民果腹?」

粮长道:「禀钦差老爷。县里就给我们乡分下了十石麦子啊!」

刘大夏插话:「十石粮是一千六百多斤。熬成麦粥虽不多,但也能让两千多灾民吊命。」

粮长接下来的话,让众人目瞪口呆:「这十石麦子不是一天的赈粮,而是一个月的赈粮!」

常风暴怒:「一天才划五十多斤?五十多斤粮赈济几千灾民?」

粮长忙不迭的推卸责任:「这钦差老爷就要去问我们县尊了。数目是他定的。」

其实,粮长也不干净。十石粮拨下来,他自己贪了三石。分给了五名粮丁三石。安乐乡的赈粮,仅剩下区区四石。

他还拿其中二十斤麦子,买了一个十二岁的闺女做小妾。

没错,一个活生生的人,只值二十斤麦子。

常风道:「刘都院,咱们去阳谷县城吧。我去摘了知县的人头!」

众人正要离开粥棚,前往县城。却看见灾民们已经把他们的马用石头砸死了,正在争抢、生吞马肉。

钱宁怒道:「这群胆大包天的王八蛋,我得杀他几个!」

常风却阻拦他:「算了。二十匹马能救不少人命呢。咱们步行去县城吧!」

钦差奉旨到阳谷县治水。山东巡抚、都司、藩司、臬司、东昌知府等头头脑脑已经齐聚阳谷县,侯见钦差。

山东巡抚聂诚是阁老丘濬的至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位聂巡抚也是个腐儒。

常风等人来到了阳谷县衙。

聂巡抚等人齐齐下跪:「臣恭请圣安。」

刘大夏道:「圣躬安。都起来吧!」

众人起身。常风质问聂巡抚:「阳谷县境内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状。聂抚台可知晓?」

聂巡抚有丘濬当靠山,又是山东的封疆大吏。他并不怎么惧怕常风。

聂巡抚道:「钦差副使言过其实了吧?弘治盛世,怎么可能出现易子而食?」

「我已视察了阳谷县的粥场。煮的都是香喷喷的麦饭。每个灾民,每天可领一斤麦饭!」

常风怒道:「你进了阳谷县城就没出去巡查吧?你说的麦饭,是城内粥场的!」

「那是做样子给你看的!阳谷官府根本不让灾民进城!在城外的粥场,是十石米给几千灾民吃一个月!」

「一大锅只煮一把麦子!」

聂巡抚是丘濬的人,跟常风算政敌。

他针锋相对:「你们的皇差是治水。赈灾是我们山东当地官府的事。」

「我去哪儿巡查粥场,似乎不该你操心!」

刘大夏看不下去了:「要治水,先救民!民都死绝了,我们治水又有何用?」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官痞
官痞
官场本就是江湖,不同在于一个在草莽,一个在庙堂,一个刀光剑影,一个权谋论道。 秦川,一个奔走仕途的卒子,他并不迷恋权力,却又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借机上位,因为他身上背负着沉重的使命。
佚名
姐姐好凶[七零]
姐姐好凶[七零]
叱咤风云的港城大亨梁大龙,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局,意外得知,他在大陆尚有一个外孙女。*顶尖间谍梁可风,穿成70年代来港寻父的孤女。可惜父亲续娶,亲爸变后爸。继弟继妹对她百般刁难,父亲继母甚至企图把她卖了,让傻子亲戚来爬她的床…懂唇语的梁可风洞悉一切,她磨刀霍霍给他们送去大礼:有人捂着被剁掉的手指,自首进了警署;有人被割掉宝贝,送进了医院;吓尿的继弟继妹在哀嚎声
四单铺
九零蜜宠:木系大佬逆袭搞钱日常
九零蜜宠:木系大佬逆袭搞钱日常
姜暖在十六岁那年死了,重生到了末世,又自爆后回到了第一世。夏暖发现自己木系异能和异能宠物也跟着自己穿越过来了。很好,扭转一家人的命运的命运就靠你们了。第一:阻止爸妈和舅舅换房子。第二: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和家人站到更高的地位。第三:揭露私人医院为有钱人偷取他人器官的事实。第四:干翻富家女一家为了自己一家人报仇。某人:小丫头,你是不是还忘了一件事情。夏暖:啥
柠檬糖
女主她有八百个心眼[九零]
女主她有八百个心眼[九零]
楼小乔腰细腿长,杏眼桃腮,是个名副其实的大美人。一觉醒来,她穿成年代文里面的苦逼原配,为了拿到孩子抚养权能净身出户的伟大妈妈。前夫出轨后不仅嫌她丑,还嫌她俗,逼着她为了孩子净身出户。看着即将签字的离婚协议,楼小乔很大度的改口:“我是一个很庸俗的人,既然你那么喜欢孩子,我也不好同你争,孩子们都给你,我只要那些旧房子和存款,请你们一定要白头到老哦。”前夫:……
溜溜猪
缘来还是你
缘来还是你
在分手后地五年,温妍与顾墨琛再次相遇。彼时,她是产科主治医生,而他却是产妇家属。 她本以为这只是自己平静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却不知在把她拉下公交车的那一刻起,顾墨琛便没有再一次放手的打算。 重逢就像是一场甘霖,使得沉寂多年的爱意肆意生长,一发不可收拾。
仙女有点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