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长亮闻言扯出一抹笑, “谢了同志,我很好, 我没事。”
瞧着眼睛通红, 扯出来的笑比哭还要难看几分的侯长亮,杨继西真不怎么相信他这个话。
但买好羊肉后,他还是岔开了话题, “同志你哪个生产队的?”
“我是三道沟生产队的, ”侯长亮也十分配合地转移了话题,“我叫侯长亮, 同志你呢?”
侯长亮?
杨继西觉得这人的名字有些耳熟啊, 但一时之间没想起对方是谁, 于是便道, “我是田家岗生产队的, 我叫杨继西。”
“杨同志啊, 你这是和媳妇儿回老丈人家?”
看着前面的孙桂芳,侯长亮恍然大悟。
“是的,”杨继西露出一个大大的笑, “这不是还在等育苗吗?有几天歇息的时间, 就带媳妇儿孩子回来看看。”
“好啊, ”侯长亮心里有些酸, 他也是因为歇息, 所以才眼巴巴地过来送东西的,谁知道
见他沉默着不说话, 杨继西便知道侯长亮在想未婚妻的事儿了, 于是又赶紧岔开话题。
“哎候同志, 前些日子你们三道沟挺热闹的啊,能和我说说那王家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哦哦, 你们也知道了?”
侯长亮乍一听王家,还没反应过来,后来一想也明白是啥事儿了。
“可不,传得可厉害了,而且那王家出事的人娘家在我们生产队。”
杨继西说。
侯长亮倒是不知道吴三妹的娘家是田家岗的,他平时对其的关注不大,不过这次吴三妹闹出的事儿确实让人咂舌。
“就是一家人闹架,她婆婆动手打了人,其余人旁观没有拉架,这王三的媳妇儿就气急了,然后冲出家门大喊着王大和王二欺负了她,当天晚上王大兄弟就被带走了。”
侯长亮说起王家的事儿,神情恢复了自然,“不过王大他们的媳妇儿闹腾啊,找队长说压根没有这事,她们的婆婆也说是自己打了老三媳妇儿,所以对方胡说八道的,反正闹到最后,王大兄弟被放出来了。”
“这样啊,”杨继西点头。
“王三媳妇儿被关了几天,教育了一番也被放回家,但日子不好过,一家子对她都没有好脸色,但她一直叫嚷着,敢把她赶出家,就先把王老三的命根子剁咯!”
说起这个,身为男人的侯长亮嘶了一声,“我听我娘说,好像是王老三当年求娶他媳妇儿时,发誓说自己要是不对她好,就把自己命根子剁了。”
“是有这个事儿的,”杨继西再次点头,“真没想到会闹出这事儿。”
“是啊,不过再怎么也不能打人,”侯长亮皱起眉头,“这样不好。”
“你说得对,”杨继西和侯长亮越说越投缘,到了岔路口,见侯长亮要往镇上去,便问,“候同志,你这是去哪儿?”
这可不是去三道沟的路。
侯长亮有些不好意思地抬起手挠了挠脑袋,“我现在回去太早了,怕爹娘担心,所以去镇上逛一圈再说吧。”
“你这没事儿去镇上转悠也没意思,”杨继西说完,见孙桂芳点头后,便上前拉住侯长亮,“既然想给你介绍对象,那你还不如跟我们去我家坐坐,让我娘瞧瞧。”
“那怎么好意思!”
他空着手上门,这不好、不好。
“这有啥,羊肉你算我那么便宜,”杨继西拉着他就往田家岗方向走,“走走走,我不是坏同志,不会欺负你的。”
“我倒也不是这意思,”侯长亮红着脸道。
“侯同志别客气,咱们今儿认识也是缘分了,”孙桂芳笑。
“是啊,走走走,别扭扭捏捏的,”杨继西拍了拍侯长亮的肩膀,侯长亮是个老实人,也不会说啥场面话,更知道他们是一片好意,加上自己确实不知道去哪里,于是便拿出之前杨继西给自己的羊肉钱。
“你把钱收下,我就跟着你们去,不然我不去。”
“行,”杨继西爽快地收下钱,大不了侯长亮走的时候,他给回礼就是了。
快到田家岗生产队的时候,孙桂芳找了个借口,让杨继西给孩子送下来把尿,便去了旁边的林子里,请侯长亮稍等他们。
这让杨继西有机会把空间里的东西放在背篓里,因为要装竹笋,所以他背过去的背篓放在了孙家,现在这个背篓要大一些,是孙家的。
竹笋没有装得太满,上面还能放一点东西,加上有东西遮盖住背篓口,出去后侯长亮也没发现异常。
杨二奶奶正在杨大奶奶家院子里搓麻线,杨继康在柴房那捣鼓小推车,这样欢欢和乐乐就能坐在小推车上闹腾了。
康嫂和杨大爷爷抱着孩子坐在一旁看他弄,一边听杨二奶奶她们说话。
见杨继西带着人回来,杨二奶奶也不管麻线了,先回去招呼客人。
“婶子,打搅了。”
侯长亮红着脸道。
“这是侯兄弟送的羊肉,娘,咱们炖汤吃。”
杨继西把羊肉递给杨二奶奶,接着就把背篓往灶房那边背,杨二奶奶提着羊肉一个劲儿地说侯长亮太客气了,侯长亮赶忙摆手。
孙桂芳放下嫣嫣在小床上玩儿,趁着杨二奶奶招呼侯长亮,自己提着羊肉去灶房,见保温壶里有开水,还很烫,于是便冲了糖水端到堂屋请对方喝。
此时杨继西提着东西也过来了,先把东西放灶房,接着来堂屋和他们一起说话。
得知杨继西想给侯长亮介绍对象,杨二奶奶笑眯眯地看向侯长亮,“你今年多大了?哪里人?家里几口人啊?”
“我今年二十一,三道沟侯家的,我叫侯长亮,我父亲候山,我有一个哥哥,已经结婚了,还有个小侄女,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才十五岁。”
“侯山?”杨二奶奶双眼一亮,“你母亲是不是叫王海燕?”
“是是是,婶子认识我娘?”
侯长亮惊讶道。
“哎哟,咋不认识,我们年轻的时候就认识,刚认识的时候还吵架呢!后来倒是觉得对方性子都合胃口,所以成了朋友!”
知道侯长亮是朋友的孩子,杨二奶奶对侯长亮的事儿就更上心了,“只是后来各自为人妇,偶尔在镇上遇见还能说点话,现在年纪大了,去镇上的时候少了,见面也更少了。”
“是,我娘腿老疼,所以很少去镇上了,”侯长亮道。
“你们聊,我去做饭,”杨二奶奶让杨继西带侯长亮四处走走,孙桂芳见嫣嫣精神得很,就让杨继西带着去玩儿,自己去帮忙做饭。
进了灶房后,孙桂芳小声地说起侯长亮订婚,但对方并不愿意嫁,说这话时正好被侯长亮听见的事儿。
杨二奶奶听完后十分气愤,跟着骂了女方不做人事,“既然不愿意,当时相看的时候就应该说!现在都订亲了,才说不愿意嫁,搞得两家都不愉快!”
“可不,”孙桂芳是不喜欢翠翠的,就凭对方知道陈生干了不是人的事儿,还觉得对方是良人,她就喜欢不起来。
杨继西他们刚出门,就碰见回来的杨二爷爷,他抱着嫣嫣回了家,杨继西便和侯长亮在村里转悠。
等回到家的时候,饭菜已经好了。
杨二爷爷正想去找他们回来吃饭呢。
中午的菜很丰盛,又是腊肉又是羊肉的,杨二奶奶在吃饭前,让孙桂芳去把康嫂夫妇请过来吃饭。
欢欢和乐乐刚好睡着了,康嫂正帮着做饭呢,见孙桂芳过来还很疑惑,得知侯长亮的事儿后,心里有了数。
二人过来作陪,康嫂一直暗中观察着侯长亮,一顿饭下来对对方的人品也有了了解,也比较有好感。
康嫂他们回去后,杨继西又泡了茶给大伙儿解腻。
杨二奶奶笑看着侯长亮道,“你的事儿,婶子一定放在心上!你回去跟你娘说一声,她保准放心我来给你相看!”
“那、那就谢谢婶子了,”侯长亮也没想到今儿能遇见两件事儿,一件坏事,一件好事,“我回去后立马请我爹娘去那边把亲事撤了,以后两家不会有任何联系。”
杨二奶奶非常满意他这意识,下午侯长亮走时,杨继西硬是塞了一条腊肉,以及五斤竹笋在他的背篓里,还把人送到村口,让他以后常来家里。
侯长亮再三感谢后,这才离开。
杨继西回到家时,康嫂又过来了,正在和杨二奶奶还有孙桂芳有说有笑的。
原来杨二奶奶把康嫂叫过来吃饭,就是让她看侯长亮这人,“你康嫂家的小妹这两年正议亲呢,那孩子也是个利索的,和你们康嫂一样,勤劳又爽利,是个好孩子。”
原来是这样。
杨继西这才明白,吃饭时康嫂为啥时不时盯着侯长亮看了。
“那还真是巧了,”杨继西挠头,“娘,候家婶子人不错吧?”
“不错,说话直,是个心里不藏事的,有啥不爽快的,当面就说了,”杨二奶奶抱着嫣嫣,回着杨继西的话,“不过这做婆婆怎么样,还得多打听打听,这嫁人,也得相看家里都是什么性子,这才心里踏实。”
康嫂连连点头,“二娘说得对,等侯家把事儿给处理好,我就回家跟我爹娘还有小妹提提,能相看就相看,能成就成,不成咱们也不结仇,不是那对人,咱们再慢慢相看就是了。”
杨继西夫妇点头。
杨二爷爷则是表示请人打听打听侯家人的性子,让康嫂他们有个了解。
于是便就这个问题,大伙儿说了好一会儿。
再说侯长亮,他心情不错地回到家,他老娘正在给小孙女改裤子,见他笑眯眯地回来,于是便打趣着,“翠翠和你说了啥,瞧你这笑模样。”
一旁正在翻晒家人衣服的侯大嫂也跟着打趣,“瞧瞧老二的嘴都咧到耳根后了。”
侯长亮脸上的笑渐渐消失,他沉默地来到侯母面前,把背篓放下,拿出里面的腊肉,竹笋也倒在旁边,待会儿好剥。
“哟,咋给这么多东西?”
听见侯母的惊呼,侯大嫂也凑了过来,“还给的腊五花呢!”
“瞧瞧翠翠他们对你多好,”侯母笑眯眯地说。
结果把腊肉放好再回来的侯长亮却摇头,“这不是他们给的,这是杨婶给的”